('大牙湾村的赵母确实等着急了,午饭刚过,她就开始在家门口张望,然后又跑到村口张望。
眼瞅着太阳都要落山了,沈玉楼和赵宝珠还没回来,赵母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生怕二人路上有个好歹。
因此,远远地瞧见二人的身影在村道上出现,赵母立马飞奔着迎上去。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吓死我了!”
围着两个女孩儿转了一圈,确定两人全须全尾,面色也都不错,赵母松了口气,然后便开始数落二人。
“出门前我不是交代过你们了吗,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不掉也不怕,拉回来咱们自己吃\x08,别死守着非要卖完不可,太晚回来路上不安全,啥都比不上人重要……”
板子车上盖了层油毡布,下面鼓鼓囊囊的,赵母便以为拉去的吃食没卖掉。
所以,她看似在数落二人,然而话里话外又都是宽慰二人的意思居多。
沈玉楼听得心头暖洋洋的,挨数落也高兴。
等赵母说完了,她才解释道:“生意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只午饭那一场,我们带去的食材就都卖完了。”
“啥?都卖完了?”赵母受到惊吓,声音一下子拔得老高。
刚从山上挖冬笋回来的周氏,让这大嗓门吓得身子一抖,险些崴脚;待要破口大骂,忽然又闭上嘴,一猫腰躲到了旁边的麦秸垛后面去。
赵母还不知道自己招来了偷听墙角的耗子,眼睛瞪得溜圆,不敢相信生意真的做成了。
不是都说做生意很难吗?
这咋听着一点儿都不难的样子?
俩孩子带去那么多食材,光面就和了一大盆呢,竟然都卖完了。
沈玉楼就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重复确认道:“对,都卖完了,还不够卖呢。”
赵宝珠更是直接举起装钱的布袋子,用力抖了两下给赵母听。
布袋子面装的大部分都是铜板,只有两个花生粒大小的碎银角子。
这么用力一摇晃,叮叮咚咚响,仙乐般悦耳动听。
至少对赵宝珠而言是。
她兴奋地对赵母道:“娘,我跟沈玉楼我俩算了笔账,我们今天连汤带面,卖出去两百一十三碗,一共收到了八百一十五文钱!”
八百一十五文钱啊。
赵宝珠要让这个数字\x08激动死了。
因为牛骨头不要钱,萝卜是自家地里面拔的,柴火是去山上捡的,唯一有成本的是面和盐巴。
而面和盐巴的成本,绝对不超过二百文钱!
也就是说,她们今天这一趟,至少赚了六百文钱!
六百文呐!
把他们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全拉去码头上扛大包,从早扛到晚,也挣不下这么多钱啊!
赵母也让这个数字惊到了,“啊”了一声,嘴巴张得老大。
“我,我咋感觉像是做梦呢……玉楼,我不是在做梦吧?”
干一天就能挣六百多文,都赶上抢钱了,她做梦都不敢做这么大的梦!
眼见赵母一副身处梦中的恍惚,甚至还要掐把脸上的肉以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沈玉楼忙将那只手拉下来,然后掀开盖在木板车上的油毡布让她看。
就见出门时装了大半锅的萝卜不见了,锅里面只剩下一些熬得发白的牛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