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亦行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抬起眼轻轻瞟了眼皇子们,露出堪忧的神色。 连杳杳都能看出他在骗人,他们竟然毫无察觉。 太子倒是后知后觉不太对劲,没等他扳回一局,突然被门外的嘈杂声打断。 太监的通报声响起: “陛下到——” “皇后娘娘到——” 太子立马领着几个弟弟出去迎接,规规矩矩行礼。 谢亦行则抱着杳杳也走了出去,原本还算宽敞的院子一下被挤满,莫名眉头一紧。 承明侯此时正跟在皇帝身侧,见自家儿子紧盯着皇帝的脸打量,额头不停往外冒汗。 才过去不到一个时辰,承明侯却生出一种比上战场打仗还要惊险的心理。 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就算他猜到了也不能说破。 好在三条人命救了回来,总算能证明自家儿子清白。 如果人真是他儿子害的,又干嘛大费周章救人? 但安国公三人不信啊,他们听到外面的流蜚语,一致认为他儿就是妖,凭空在皇宫放出毒蝎咬伤他们孩子,要求皇帝严惩。 皇帝心情转好,听到安国公三个人胡搅蛮缠,有些不耐烦,沉着脸训斥:“你们孩子能保住性命全靠世子,不说别的,单凭这件事他已是你们三家孩子的救命恩人。” 皇帝越说,语气越冷,“你们三人对待自家孩子的救命恩人尚是这种态度,那对待朕这个君主,又该是什么态度?” 安国公三人被吓得连连跪地磕头,表示自己衷心耿耿。 皇帝板着脸不说话,三人便抬头看向承明侯,顿时转变态度。 资历最深的安国公率先开口:“承明侯教子有方,不知道承明侯家的书塾可有位置让吾家小孙去观摩观摩,我家愿意奉上双倍束脩。” 刘杜撰不甘落后,“我家愿意出三倍,我家还有两个孙子,可以一起送去。” 张侍郎挠了挠头,“我家穷,还有老娘要养,只能出得起一份束脩,要是承明侯不嫌弃,我与夫人愿意去你家做工......” 承明侯连忙摇头说不用,他做梦也不敢想自家书塾一下成了香饽饽。 先前他创立书塾时,也往这几家里送了邀贴,想要得到京城文官家的支持。 但他们并不领情,认为他这个武官就是个老粗,办不好书塾。 如果没有皇帝的那番话,他们或许还会坚持原先的想法,但现在君威压制,就算他们心里不服,也得服。 说到底,他还是沾了自家儿子的光。 讲真,他也没想到自家儿子会无师自通医术。 他们祖上从没出过从医的,难道真如当初那道士所说,自家儿子是妖孽转世,智高情浅,因为上一世杀戮过重才被剥夺一魂一魄。 先前他总觉得韦氏迷信,总觉得道士在胡乱语,如今他细想,自家儿子确实各方面都高于常人。 看来他回家得好好问一问韦氏,想个办法替儿子避一避风头。 有时候太平庸不是坏事,太出众才坏事。 正当承明侯走神时,耳边突然响起皇帝欢愉的笑声,“既然众爱卿都觉得世子才学出众,不如让承明侯送世子进皇子学院,你们三人的孩子也一起送进宫陪朕的儿子读书,正好也替承明侯省了力,皇子们也能积极上进。” 承明侯连同三人:??? 陛下这是在趁火打劫吗? 他们不想送自家孩子进宫当伴读啊! 但君一出,无法收回,他们只能含泪谢恩,调整情绪跟在皇帝身后进入皇子学院。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