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恪突然想起来,这首诗乃是安史之乱时期。 作者看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作。 整体思想乃是反对连年征战,呼吁将士们都放下武器。 若是放在和平时期,乃是一首不错的反战诗。 但问题是,对于李二治下的大唐来说,这首诗的基调,明显不符啊。 突厥和吐谷浑才平定没有多久,西边还有高昌和薛延陀两股势力正在虎视眈眈。 东边,高句丽也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 李恪的出身本就敏感,他母亲杨妃乃是胡人。 真要把这首诗写出来,别人会怎么看他? 跟草原上的蛮子谈和平?你是不是他们派来的奸细? 更有甚者,可能会直接给他扣上一顶反唐的帽子。 别忘了,这才刚刚平定没多久,人们的神经还没有完全松弛下来。 前一种可能确实比较离谱,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不过后一种的话,一旦罪名落实,他有八条命也不够李世民砍的。 “泽国……是哪?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少女蹙着眉头,苦苦思索的样子。 “还有,为什么不念了?” “我突然想到,一壶酒换一首诗,便宜你了。” 李恪面不改色地说道。 “不如这样,你帮我搞点烈酒来,我再将这首诗念给你听,如何?” “你这也太赖皮了吧。”少女不满地嘟囔道。 “要这么说,你还白听我一首诗呢。” 李恪不甘示弱。 “好吧。” 少女虽然无奈,但也只能选择接受。 她伸出手,放到李恪面前。 “打勾。” “……这位姑娘,不太好吧。” 李恪有些犹豫。 拉钩一事,始于汉朝,名相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之间玩的一种夫妻游戏。 封建社会,礼教观念还是很严重的。 男女授受不亲,是印在每个人心中的基本观念。 别说是手,女子身上的任何部位,都不是男子可以碰触的。 “废什么话。” 少女不耐烦地说道。 “你连我的酒壶都用了,又何必在意这些。” 卧槽! 李恪懵了一下,怪不得壶嘴处有股清香,他还以为是后宫的传统习俗来着。 看着少女坚持的眼神,他只能伸出左手。 两人小指相扣,大拇指轻轻地印在一起。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少女像是完成了一桩心事,脸上又洋溢起了笑容。 “我先行一步,你准备好诗等我。” 看着少女离去的背影,李恪的心中有些复杂。 虽然书上记载唐朝是一个两性观念相对比较开放的朝代,但是如此这般的女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只希望不会是另一个高阳才好……”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虽然是一部分人的人生理想。 但是李恪觉得,还是自己的小命比较重要。 …… 另一边。 “陛下,已经酉时了,该去歇息了。” 甘露殿内,总管太监王蒙奉上一杯茶水。 李世民拿起茶杯,淡淡地抿了一口。 “中书省的折子还没有处理完,告诉内务府,入寝延长到戌时吧。” “是。” 王蒙躬身一礼。 “皇后娘娘驾到——” 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 李世民轻轻挥了挥手,王蒙识趣地退到一边。 “二郎,朝事虽然重要,但也须注意身体啊。” 长孙走到李世民身旁,伸出手在他太阳穴上轻轻揉了起来。 “朕知道了……等桌上折子都处理完,朕便歇息。” 李世民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享受的神色。 长孙对着躬身在一旁的王蒙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会意,悄悄拿起一堆奏折,丢到箱子里面。 “二郎,妾身这次前来,是想给您看一首诗。” “哦?皇后竟有如此雅兴?念来听听。” 李世民睁开眼睛,一下子来了兴趣。 “不是妾身写的呢。” 长孙掩嘴偷笑,拿出一张宣纸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二郎你自己看吧。” “这是……谁人所书?” 李世民拿过宣纸,顿时眉头紧凑。 纸上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笔画相对瘦硬,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 李恪所用,乃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也是他本人非常喜欢,也下了大功 ', ' ')(' 夫去练习的书法。 唐初的主流书法形式,乃是真、行、楷、篆。 李恪突然写出这样一种字体,也怪不得李世民如此惊讶了。 “这是恪儿写的呢。” 长孙笑着说道。 “恪儿?” 李世民脸上的讶异之色更甚。 李恪的功课,乃是王珪所教。 王珪出身太原王氏,所使用的乃是中正平和的楷书和行书。 按道理来说,李恪应该继承了他的衣钵才是。 即使不按照他教的,也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啊。 生性多疑的李世民神色冷漠,缓缓吐出一句。 “恪儿,还真是让人感到惊喜啊……” “妾身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讶呢。” 长孙道。 “不过陛下无须思虑这些细枝末节,还是先看诗吧。” “好,就依你所言。” 李世民点了点头。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首诗完,李世民久久没有说话。 “这……当真是恪儿所写?” 李世民脸上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千真万确,妾身亲眼所见。” 长孙十分肯定地说道。 “这……实在是……” 李世民纠结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形容词。 也不怪他这个反应,诗仙的这篇名作。 放眼古今,也是能排进前十的咏月诗。 尤其是放在唐初这种魏晋遗风盛行的时代,更是出场即巅峰。 用王炸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 “你说……朕平日里是不是对他太过冷落了。” 长久,李世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偌大一个吴王府,他竟连一个可以喝酒之人都找不到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