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这是上门求人的态度? 翌日,温禾府外。 才不过巳时,便有人在门口大排长龙。 门房打开小门时,都不禁吓了一跳。 「你们是?」 他才开口,只见那些人纷纷涌了上去。 「我家乃是太原王家,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我是太原李家,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陇西李氏,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琅琊王氏,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太原温氏……」 那门房以前在秦王府,只是一个扫洗的仆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他当即便慌的向着众人一拜道:「诸,诸位稍后,小人去请管家。」 说罢,也不等他们反应,便着急忙慌的关上了门,去请示文忠去了。 正堂内。 文忠正伺候着温禾这一家子吃早饭。 「今日这博飥不错啊,是用鸡汤吧,好像最近家里多了不少鸡。」 温禾吃了两口,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唐美食贫瘠,一日三餐吃的也就那些了。 难为这些厨子每天要想着花样做出不同口味的博飥来。 文忠闻言,笑着说道:「近日关内养鸡的人多了不少,如今一只母鸡才不到十文钱,老奴便做主买了一些来。」 温禾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想来应该是官府号召的。 旱灾过后,往往伴随着便是蝗灾。 多养家禽放到田地里,可以让它们去吃蝗虫的虫卵。 若是等到蝗虫成灾,那可就来不及了。 寻常的蝗虫是可以吃的,但若是成群之后,它们的体内就有毒素。 家禽出于生物本能,都会避之不及。 「先生,为什麽突然这麽多人养鸡啊?」问话的是李佑。 他这个年纪,正是喜欢问为什麽的原因。 「因为好吃,而且便宜,寻常人家可吃不起羊肉,但人又不能不吃肉,所以鸡鸭便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 李佑顿了顿,那茫然的神情,显然没明白,为什麽寻常人家吃不起肉。 一旁的李泰却笑道:「等我的猪都养好了,那他们就可以吃得起肉了。」 温禾原本想那个告诉他,那也要过很多年。 但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他便含笑的点了点头。 这时,门子匆匆的到了门口。 文忠见状,向着温禾行了一礼后,便走了出去。 得知门外的事情后,他有些无奈的一笑。 自从温禾搬到此处后,来的客人不少,但如此正式递上拜帖的可还是头一次。 「小郎君,门外有许多人送来拜帖。」 文忠话音落下,温禾也有些不适应的抬头看向他。 「这还真是头一遭啊。」 虽然意外,但送来拜帖的是谁,温禾心里有数。 除了那些人外,不会有谁在这个时候送上拜帖了。 温禾淡淡一笑:「那就都收了吧,另外一会去调一波茶叶过来。」 之前从南方送来的茶叶,已经制成炒茶了。 就是可惜,那批茶叶摘的时间晚了一些,质量不算太好。 如果在后世那些行家眼里,肯定都是便宜货。 不过忽悠忽悠大唐人,还是可以的。 「诺。」 文忠应声便退下了。 没多久,他便带着一大堆拜帖回来了。 温禾愕然的看着那一堆东西。 「这些不会都要我过目吧?」 「小郎君是主家,自然是要过目的。」文忠将拜帖整齐的放在桌案上。 别的事情他都能帮着温禾处理,但这个他确实不敢做主。 温禾撇了一眼,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看不看其实都无所谓,知道到时候会来多少人就成。」 「小郎君,还有礼单呢。」 文忠无奈的提醒道。 这拜帖可不是当初的说要来拜访的。 上面还会记录登门时带来的礼物,主人家还要根据对方带来的礼品和身份来安排位次。 而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个「礼」字。 若是温禾没有安排好,那麽大唐的上层都会把他当做是个笑谈。 之前那一次,还可以归结于温禾才起步,所以家中穷顿。 再加上当时李世民亲自到来,所以才没有什麽议论声。 可这一次不同,来的都是世家的代表,若是没做好,他只怕也要被皇帝陛下处罚了。 「麻烦。」温禾揉着自己的三叉神经。 早知道这麽麻烦,他就让李世民安排去立政殿了。 不过就在他发愁的时候,目光忽然扫到了李泰和李恪以及李义府三人的身上。 他顿时笑了起来。 「为师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三个去办吧。」 李恪平淡的望着温禾,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 李义府很是雀跃,当即向着温禾行礼道:「请先生放心,学生一定不负先生所托。」 「我要养猪,小颉利刚到府上,我还要照顾他。」李泰鼓着嘴,幽幽道。 之前被李世民吃了几只小猪后,文忠他们又去买了一些来,其中一只和当初李泰养的颉利很像。 思念旧情的他,便给那只小猪取名小颉利。 「啪!」 温禾二话没说,冲着他的脑袋来了一巴掌。 「昨天你花了为师五十贯,你再罗嗦,昨天买的那些东西我全给你没收了。」 「抠门。」 李泰嘟囔了一句,趁着温禾动手前,他猛然跃起躲开了。 「嘿,没打着。」 看着温禾落空的巴掌,李泰嘚瑟的做了一个鬼脸。 这欠揍的模样活脱脱的像一个人。 不过好在李泰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所以他还是老老实实的照着温禾的吩咐做事了。 来的人确实不少,关陇八大家丶五姓七望,外加一些世家和国勋,细细数了数,竟然有二十几家。 「太多了!」 知道人数后,温禾只觉得头疼。 这麽多人,他不可能全部都同意。 至于选谁或者不选谁,这也不是他来做决定的事情。 「把这份名单送到宫里,让陛下挑选人。」 温禾乾脆就将锅甩到李世民的头上,当起了甩手掌柜。 文忠见状,只能将名单送入宫中。 「前番他们还设计挑拨,如今却如此厚着脸皮上门,实在无耻!」 这名单上赫然有几个让李世民重点关注的人。 就连温禾都不知道,这些人的家中早有百骑的人潜伏进去了。 不过其中有一个名字,最为显眼。 「辅机啊。」 李世民望着名单上长孙涣的名字,不由的蹙起了眉头。 他终究还是要插一脚。 罢了,只当是他要修复和温禾的关系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用笔在名单上勾选了几个人名。 「这上面未被勾选的,便让嘉颖发回帖吧。」 他将名单交了回来。 没多久,文忠便返回了温府。 他正要交给温禾,却见后者连看都不看,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道:「我现在在休息,你去回帖吧,另外告诉他们,这是陛下选的,和我无关。」 既然都当甩手掌柜了,温禾便不管到底了,借着李世民的名字,到时候没被选上的人,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文忠立刻让人去写了回帖。 当门外一些人收到回帖高兴的离去后。 还有一些没收到回帖的人,错愕的站在那。 「敢问贵管家,是不是遗落了,我们是陇西陈家的。」 「我们是晋阳赵家。」 最⊥新⊥小⊥说⊥在⊥⊥⊥首⊥发! 「还有我们,我们是南阳姜家的。」 这些小厮都慌了。 若是没能拿到回帖,那他们必然会被主家惩罚。 这原本的美差,可就变成苦差了。 「此乃陛下所定,我家主人也无权更改,诸位回去后,尽可如实禀报。」 文忠都有些佩服温禾了。 这时拿皇帝陛下出来背书,那些被拒的人,即便不满,也不敢来责怪。 否则可就落了欺君的罪过了。 等将他们送走后,文忠便开始忙碌了。 如今家里没有女主人,温禾又什麽事情都不懂也不管,所以一切的操办都得由他来。 不过为了不僭越,他还是事事去询问温禾。 本以为后者会不耐烦,然后将所有人的事情都全权交给他。 没想到温禾却事无巨细的询问,思索后方才让他去做。 「阿兄不偷懒了?」 就连小温柔都有些诧异,今天的阿兄好勤劳啊。 温禾失笑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说道:「这是咱们家。」 他虽然希望偷懒,可是自己家的事情,他如何能全权交给一个外人。 文忠闻言,心头一怔,随即释然的笑了。 他知道,他在这个家待的时间不会太久。 等到温禾能够真正的掌家后,他也该离开这里了。 文忠向着温禾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两日后。 永乐坊,吃过早饭的坊正,正像着以往那样,在坊市内巡逻兼散步。 忽然他手下的一个小厮急匆匆的跑来。 「坊正,来大人物了!」 那小厮走的很急切。 坊主却不以为意的说道:「能有什麽大人物来。」 永乐坊内住的贵胄可不算,单单县男就有三家,两个县子,还有一个国公。 之前他还见过郡王,以及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陛下。 所以坊正觉得自己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是卢氏的马车,还有崔氏的,还有太原李氏的,还有……」 那小厮话还没说完,忽然感觉自己眼前一阵风吹过。 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坊正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永乐坊门口。 一辆辆马车鱼贯而入。 就连金吾卫都来维持秩序。 周围的人看着,都不禁大吃一惊。 「这都是去哪里的,这麽大的阵仗?」 「上一次看到这麽多世家聚集在一起,还是陛下登基的时候。」 「这好像都是去高阳子府的,据说前两日他们就送来拜帖了。」 「是那位温县子?」 「可不是,那位可是像如今最受陛下器重的了。」 「他好似才十岁吧。」 不少人感叹着,一回头看到自家同样十来岁的孩子,正抠着鼻子,傻里傻气的,便气不打一处来。 都是十岁,差距怎麽就这麽大呢? 如果温禾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感叹一声。 我也想要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一大早,在睡梦中被叫醒的痛苦谁能懂啊。 为了给他造势,李世民特意让宫中的人出来,为他穿扮一番。 因为他还没行冠礼,也没有到束发的年纪,所以来的宫女给他绑了个蒲桃髻,就跟头顶上顶着一串葡萄似的。 「粉就不用上了吧,娘们唧唧的。」 见温禾抗拒,那梳妆的宫女询问了文忠的意思后,便只好作罢。 「小郎君,客人来了。」 只听外头小厮来报,温禾这才摆脱了束缚。 换上了一件浅蓝色的圆领袍后,他亲自出门去迎接。 门口的马车早早的就停下了。 车上的人,都在等着温禾的到来。 这群老顽固,心里死守着那份祖宗的尊严。 非要让温禾出来。 到门口的温禾见状,不禁蹙起了眉头。 「这意思是要我一个个去请?」 温禾指着门外的那些马车说道。 文忠苦着脸点了点头。 「来的都是身份尊贵的,您作为后辈是该出去请的。」 「可他们是上门来求我办事的。」 温禾眯着眼,脸上赫然露出几分不悦。 「这……」 文忠有些为难了。 若是其他人,这些世家到访,恨不得全家都出来迎接。 这对于他们而言乃是莫大的荣耀。 「这样,你去让李泰丶李恪和李佑那三个小混蛋换好衣服出来,然后在这里摆好椅子,我倒要看看,外头哪些人会不会下来。」 能到门口来迎接,已经是温禾最大的让步了。 这些世家的人,竟然还要让他一个个去请。 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了!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前面的人怎的还没走?」 只见挂着太原温氏旗帜的马车内,一位老者掀开了车帘,蹙眉问了一句。 一旁的小厮上前答覆:「回禀阿郎,前面车架的主人都未下车,好似是温县子还没出来迎接。」 「嗯?」 那老者眉头皱的更紧了,不悦的哼了一声:「五姓七望这些人,脑子都被驴踢了不成,明明是上门求人的,倒是摆起架子了,哼,他们爱去不去,老夫自己去。」 说罢这老者便自行下了车,向着温禾府邸走去。 前面马上的人自然看到了他。 「此人是,温家的温大临?」崔氏老者一眼便认出他来。 「正是。」他身旁一个青年答道。 崔氏老者顿时冷着脸,哼了一声:「不知礼。」 可就在温大临进入高阳子府没多久,只见一个小厮走了出来,高声喊道:「卫王丶汉王丶楚王,王驾驾临!」 马车上的人,神色浑然一变。 只听得一声嘈杂。 原本还气定神闲坐在马车上的人,突然慌忙的从上面下来。 着急的连马凳都来不及用,便跃下了马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