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他们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势力?(1 / 1)

第201章 他们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势力? 「躲怎麽了,陛下,皇后都说了,我刚才那番话乃是良言,你可不能秋后算帐啊。」 温禾闪身避开,躲到一根柱子后头,只探出了一个脑袋来。 李世民若是敢再和他动手动脚,他就……绕着柱子跑。 「哼,观音婢那是怕朕罚你。」他瞪了温禾一眼,随即长叹了一声:「她也是怕朕为难,长孙安业突然被百骑拿下,只怕她也猜到了什麽。」 以观音婢的聪慧,在知道温禾是未来人的身份,定然是联想到一定是长孙安业做了什麽让李世民不得不杀的事。 温禾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若只是因为杀人,李世民让刑部去查,最多就是斩立决罢了。 毕竟法纪对于这些权贵而言,犹如儿戏。 那些人犯了法,多数是让自家奴仆去顶罪,少数的甚至置之不理,不以为意。 就像长孙安业,他这一次的罪,是几年前犯下的。 李世民一直以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有时候让人去训斥一番。 而这一次他要杀长孙安业的理由只有一个。 谋反。 只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所以李世民才用了别的罪行。 而所谓的弃市,不过就是杀鸡儆猴罢了,威慑一下那些关陇和士族。 告诉他们:「朕是会杀人的!」 否则何必弃市呢。 所谓弃市,便是在大庭广众下斩头,将尸体和头颅展示三天,才允许家人来收敛。 算是大唐律法中最重的刑法之一的。 上一个被这麽对待的人,叫做窦建德。 「你这什麽表情,你也觉得朕太狠心了?」李世民横了一眼过来。 温禾身体僵硬的连忙摇头。 「陛下一向最仁慈了,怎麽会狠心呢,那长孙安业该死。」 他乾乾的笑着。 不过李世民却是半分都不相信他说的话。 「朕若是真的狠心,也是你这竖子害的,要不是你这竖子和朕说了那些未来的事,朕又怎会杀鸡儆猴。」 这李二竟然这麽说,简直就是过河拆桥,吃饱了骂娘啊。 「陛下你这话可不能这麽说。」 「朕就这麽说,日后史书上若是说朕暴戾,必然有你温禾一份!」 李世民指了过来。 温禾「呵呵」的笑了一声,不以为然道:「暴戾就暴戾吧,你们这个时代还说秦皇汉武不好呢,在我们那个时代,他们可是比你推崇的汉文帝丶汉景帝还要得人心。」 名声? 他还要什麽名声。 穿越来之前,手机浏览器和电脑硬碟都没来得及删。 他早就没有什麽名声了。 李世民神色顿了一下,转头看向温禾,轻轻的咳了一声,那眼睛亮着期待的光。 看他半天不说话,就这麽望着自己,温禾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 「陛下,我脸上有东西?」 温禾指了指自己。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顿时就垮了下来,追上去,一把将温禾从柱子后面拽了出来。 「朕是说,朕。」 「什麽意思?」 「后世对朕,咳咳,如何评价?」李世民有些尴尬,后面的声音压低了好多。 如果不是温禾站的近,根本听不清楚他说什麽。 「额,这事之前不是说过了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你这名声还用得着我多说嘛。」 温禾这才明白,原来李世民刚才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夸他。 这也太不要脸了。 「你之前说朕是什麽七世纪东亚最强碳基生物是何意思?」 之前李世民就想问,可后来却忘了。 今日既然说起后世的评价,他便想了解一下。 可温禾却愕然了。 这就是网络上的一个梗,就像是李二凤这个名字一样。 背地里说说还好,当着李世民说,温禾怕自己被揍。 「就是很好,很强,很厉害的意思,整个东亚,啊不,应该是这个时代,全世界你是最厉害的人。」 不就是夸人嘛。 温禾捡着李世民喜欢听的:「陛下您文韬武略远超古人,文治武功千古第一,真可谓是千古一帝,后世那个野猪皮的十全老人和你比,简直一根毛都不是。」 李世民听着心里还挺高兴的,可后面一些话他又迷糊了。 「什麽野猪皮的十全老人?」 「额,几百年后,北面的一群野猪皮趁着中原大乱入侵,夺了正朔自称大清,不过这个时代,他们的祖先现在应该叫什麽靺鞨中的粟末部,生活在辽东的白山黑水间。」 对于满清的发展历史,温禾记得不清,他一贯不喜欢那个朝代,所以也没什麽兴趣去了解。 只不过小时候不懂事,看了一些电视剧,才了解过一些。 「靺鞨?就是那个连文字都没有,在山林里面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日后竟然能入主中原?」 饶是李世民都不由感到震惊。 这后世到底发生了什麽? 中原竟然孱弱如此? 「额,这事吧,说起来很复杂,后世士族门阀消失后,取而代之的便是各地的节度使,而这也造成了武人作乱,今日同殿为臣,明日君臣之分。」 这事李世民应该不陌生,毕竟南北朝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到了宋朝,赵匡胤为了压制武人,便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其实他这麽做也没错,只可惜继承他皇位的是个废物,过度重用文人,导致平衡失衡。」 可以说自从宋朝以后,武人的地位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明初倒是有复苏的迹象,但一场土木堡之变,让文官彻底碾压了武官。 「自宋以后,中原武备一直不强,除了宋太祖和明朝太祖以及明太宗的两任君王外,几乎没有什麽皇帝和陛下您一样,能让外族忌惮的。」 宋朝皇帝的武力值,好像都被加在了赵匡胤的身上,其馀皇帝文治武功全无。 还有一个打退敌人,签订赔款的,竟然还好意思去泰山封禅。 丢人啊。 温禾话里顺带又夸了李世民一嘴。 心中暗自想着,这下满意了吧,能让我回家了吧? 「文人。」 李世民嘴里念了一句,好似没有听到温禾的那句夸赞。 他沉吟了片刻,神情忽然认真的看向温禾。 「你之前建议朕,让庶民黔首读书,日后他们科举,入朝为官,可若是这些人做大呢,他们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势力?」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眼界确实不凡。 这件事情还没开始做,他便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温禾沉默着没有说话,但李世民已经从他迟疑的目光中看出来了。 「任何势力若是同出一脉,那就必定会抱团取暖,若是让庶民子弟入朝,为了对付关陇和士族,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对峙。」 这不算是李世民自己总结的,而是李世民的教训。 从列国开始便是如此。 所谓的百家争鸣,不就是党争的最初的原型吗? 「后世叫这为党争。」温禾应了一声。 最早有党争这个说法的,应该是东汉吧。 所谓的党人之乱。 但真正指士大夫的,应该是「牛李党争」。 也就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 「不过这件事情陛下并不需要担心,等他们形成所谓的朋党丶乡党,那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事了。」温禾说道。 李世民蹙着眉头看向他,想听他继续说下去。 「只要陛下不想让关陇和士族灭亡,那麽那些文人便只能成为陛下手里的利剑。」 「另外陛下也无需给那些文人什麽特殊的待遇,别像宋朝和明朝一样,又是免税又是免租的,以大唐的现状,根本无需如此拉拢他们。」 其实大唐的条件真的是得天独厚。 有士族和关陇在,士林即便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他们也只能成为三角之一。 而且大唐并无文武的区分,这也让大唐没有重文轻武的土壤。 只要皇帝不作死,去掉三角中的一块,那麽朝廷便会稳定住。 最重要的是,大唐不需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更不需要,用什麽优厚的代价让那些人为朝廷效命。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怕被文人鄙夷,毕竟确实有人敢这麽做。 再加上元人入侵,导致汉学凋零,他这才出此下策。 至于北宋嘛,赵大是为了让文人压制武人。 而李世民不需要学他们,只要告诉天下人,只要读书就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做官。 会有无数人趋之如骛。 以前是那些人读不起书。 可若是纸张便宜,温禾藉机再推出炭笔,还怕没人读书? 就怕到时候生产力跟不上去,没人种地。 不过也不用担心,大唐目前还不可能推广全民教育。 连让长安县这一县之地,人人有书读都做不到。 「只怕是双刃剑吧,不过有一点你说的对,他们确实是对付那些人的好手段。」 像李世民这样皇帝的,其实有点神经质。 既怕手下团结一致来对付自己,又怕他们相互争斗乱了朝政。 不过这种事情,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规避。 或许等人类都灭亡了,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不是有那麽一句话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觉得如今的科举如何,后世的那些君主又是如何科举的?」 李世民忽然将话题一转。 温禾就知道,他已经不再去纠结,那些庶民入朝后,会不会形成一种争斗。 「陛下,太早了。」温禾有些无奈。 李世民闻言,怔了一下,不由自嘲的笑了起来。 「确实太早了。」 「罢了,你退下吧,大安宫那边就交给李道宗吧,你在家休息几日,然后尽快将纸和茶叶弄出来。」 李世民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示意温禾退下。 他知道自己太心急了。 李瑗丶李孝常等人的事,让他再一次的注意到,士族和关陇的不可靠。 温禾有一点没猜到。 那就是李孝常常年在外,他是如何能接触到宿卫禁军的? 十六卫里面,下级军官里面关陇的人不少,以及还有和士族有所联系的。 他们手下兵马虽然少,可若是聚集起来,也会让长安不靖。 所以他才如此急切的想要找到,一个能够被他完全控制的势力。 温禾猜到几分李世民的心思。 不过他没有揭穿。 这种麻烦事,还是让这些大人物去发愁吧。 他现在只想回家,睡个午觉。 走出太极门,他正想去找那个带他来的玄甲卫。 忽然之间几个彪形大汉挡在他面前,一个个黑着脸,怒目金刚似的。 「诶,长孙兄丶房公丶杜公,萧公也在这呢,哈哈,好巧啊。」 打量着面前这几个凶神恶煞的人,温禾乾乾的笑了两声。 「某是你舅父!」 长孙无忌抬手,朝着温禾的脑袋打来。 后者一个闪身躲了过去。 「咦?」 众人见状,都不由吃惊。 这温禾和陛下学了几日武,竟然有如此长进。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落空的手,不满的哼了一声,目光灼灼的望着温禾。 「刚才陛下只召见了你一人,可是和你说了中山王的事?」 温禾闻言,这才明白,为什麽这几个老家伙都在这里了。 合着是为了李承乾的事啊。 不过他们在这里,想来应该是派人去和李世民汇报了。 没想到后者竟然没见他们。 「启禀几位明公,中山王没什麽事,几位明公还是去忙自己的事吧。」 温禾含笑的向他们作了个揖。 「小郎君,此事关乎国本,莫要玩笑。」萧瑀捋了捋胡子,一脸认真的望着温禾。 他脸上的愁容多了几分。 这位也是不容易,经历了前隋宫变丶然后又历经了玄武门。 只怕是不愿意看到,又有太子死了。 温禾闻言,睨了长孙无忌一眼。 众人不解,也都看向他。 长孙无忌蹙眉,愠怒道:「你这竖子,如此看老夫作甚?」 「额,这事吧,和长孙安业有关。」 众人闻言,看向长孙无忌的目光,多了几分异样。 「长孙安业之事,怎会牵扯到中山王?」长孙无忌诧异不已。 他之前是竭力禁止那位同父异母的大兄与几位殿下接触的。 难不成那长孙安业,背着他私自来找过中山王? 见众人猜测,温禾也不卖关子了,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等他说完,众人神情各异。 长孙无忌更是暴怒:「皇后糊涂啊,那长孙安业咎由自取,该杀!」 「某这就去请见皇后!」 长孙无忌说罢,就要朝着万春殿方向而去。 可就在这时。 只见太极殿内,急匆匆的跑出来一个人。 众人一看,竟是高月。 他慌慌张张的来到众人面前,连气都没喘匀,便急切开口说道。 「诸位明公,陛下召诸位觐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