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胡无人,汉道昌(1 / 1)

第166章 胡无人,汉道昌 「发生何事了?」 尚书省内。 听到外头的动静,房玄龄不悦的走出公廨。 他做事之时,最厌恶的便是被人打搅,所以尚书省内凡是从他公廨过的人,都习惯性的蹑手蹑脚。 从未发生过今日这样的事情。 「启禀房公,大捷,会州大捷!」 「什麽!」 房玄龄大吃一惊,一把拉住来他面前报捷的官员:「捷报呢?」 「已经送往宫中了。」 「好好好,陛下刚刚登基,便击退了突厥,实乃可喜可贺也。」房玄龄心里的怨气顿时消散,抚着胡子,朗声笑着。 「不是击退,而是击溃,那颉利仅以身免!」官员激动的纠正。 房玄龄顿时愣住了,看了一眼门口,立刻喊了一声:「备马,老夫要入宫!」 说罢,他快步的朝着尚书省外走去。 路上遇到了同样听到消息的杜如晦丶宇文士及和萧瑀等人。 「玄龄可听闻了?」 「听到了,会州大捷,颉利仅以身免!」 房玄龄忍不住大笑,其他人也都会心一笑。 杜如晦急不可耐道:「我等速速入宫,想必陛下此刻已经得到消息了。」 「好好好,同去同去!」 附近的官员看到这一幕,都不禁诧异。 尚书省新旧更迭之后,这几位明里暗里不知道斗了多少回了,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能够携手同行的。 在他们到达宫门外的时候,报捷的士兵,已经在两仪殿见到李世民了。 「突厥二十馀万,被我军斩首五万,俘虏六万馀,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咄苾扮成士兵偷渡黄河跑了。」 「大总管担心突厥后续会有伏兵,大军粮草不济,所以并未追击,此战详细,已全部记录,请陛下审阅。」 士兵拿出一个竹筒来。 高座上,一脸平静的李世民看了一眼高月。 后者领悟,随即下去拿过竹筒,检查了一番,确保封存完好,这才上去递交给李世民。 打开竹筒,李世民审阅着绢布上的内容,握在绢布上的手,情不自禁的颤抖了几下。 「好啊,好啊!」 李世民重重的将绢布拍在桌案上。 「李药师用兵果决,让颉利吃了大亏了,至此之后,突厥只怕没有心思再袭扰我大唐了!」 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温禾和他说过,突厥人突袭长安,他被迫和颉利签下渭水之盟。 送了大量财物给了那群狼崽子。 后来又不得不使用离间计,才让突厥出现分裂。 可是现在不用了。 颉利跑了又如何! 他损失了这麽多兵马,回去之后定然威信扫地,突厥中不服他的人,和这一次损失惨重的部落,一定会反对他。 到时候东突厥必定瓦解。 「启禀陛下,中书令丶侍中丶左仆射……」外头的内侍,忽然禀报,一连串的官名还没说完。 李世民忽然打断了他:「不必说了,让诸位卿家都进来,他们必定是来贺喜的。」 来的人可不少,除了尚书省的丶门下省丶六部以及御史台的人都来了。 要不是两仪殿太小,那些三品以下的人,未经传召不得入内,要不然来的人差不多等于大朝会了。 「臣等拜见圣人,为圣人贺!」 众臣大拜。 李世民忍俊不禁,笑着让众臣起身。 「大家伙可都知道消息了?」 他明知故问道。 作为百官之长的房玄龄站了出来,笑道。 「启禀陛下,都知道了,突厥遭此一败,颉利威名扫地,只怕回去之后,要疲于应付那些不满他的部落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抓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眯着眼睛,含笑道:「魏徵。」 「臣在。」 见到李世民叫自己,魏徵微不可查的挑动了下眉头,心中无奈一笑。 这陛下啊,是要秋后算帐了。 但他还是站了出来。 「朕可圣明乎?」 李世民面露得意。 魏徵将他的神色收入眼中,片刻便思量完毕。 「圣人自然圣明,然……」 听到他前半段话,李世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见他话锋一转。 「然人君者,应戒骄戒躁,如秦皇汉武好大喜功,是不可学的。」 魏徵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就是在别人吹捧的时候,他来泼冷水。 若是都和其他人一样,那他又如何能展现自己的特殊。 「你这……」李世民后面「田舍翁」三个字还是吞了下去,因为他知道魏徵说的没错。 突厥是败了,可它却还未亡。 东突厥势力依旧庞大,更别说还有一个西突厥。 而西北还有吐谷浑,和正在崛起的吐蕃。 东边的高句丽,以及那满是金银的倭国! 他还没到可以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时候。 「魏卿所言极是,朕记下了。」 李世民不怒反笑,让魏徵一怔,他赫然明白,自己面前的这位帝皇,不是太上皇李渊,也不是那位优柔寡断的太子李建成。 他是李世民! 魏徵心悦诚服,向着李世民一拜。 「圣人圣明!」 李世民摆了摆手,谦虚道。 「不敢说圣明,朕只愿无过无错,虽做不了完人,若是能作一代明君,千百年后史书上能得后世之人赞扬,朕便满足了。」 群臣闻言,都会心一笑,然后默默的站在那。 李世民这话他们可不敢接。 即便是魏徵也自觉的退回了班。 望着他们这模样,李世民不禁又想起了温禾,也不知道那竖子和高明在会州如何了。 如果那竖子在,一定会一副不以为然,然后腹诽自己。 他失笑的摇了摇头,目光注意到,还在那等候的报捷士兵。 「高阳县子与中山王如何了?」 群臣闻言,当即收敛起了笑容。 长孙无忌关切的看向那士兵。 他也想知道李承乾如何了。 这一次李世民让李承乾一同随军,最激动的是他,最担心的也是他。 激动的是他知道,这一遭回来,太子之位便定下了。 如今皇后已经入主后宫。 再定下太子,那他长孙家至少有百年的富贵。 而他担心的是,那毕竟是战场,李承乾万一有一点意外,只怕大唐又要起风波了。 「启禀陛下,中山王一切安好,只是思念陛下。」这话是温禾让他说的,只要李世民问起,便这样回答。 不过李承乾确实想李世民了,只是不敢写信。 「这逆子,也不来封信。」李世民轻哼了一声,他看了一眼桌角处,那里正摆着一块绢布。 这是他还没送出去的信。 原以为还要过一些时日,没想到李靖这一战打的这麽快。 「罢了罢了,那温禾那竖子呢?」 「这?」 士兵有些犹豫。 「陛下问你,为何不答!」高月看他犹豫,当即呵斥道。 「莫要吓唬他。」李世民摆了摆手,让高月退下,又看向那士兵问道:「不必有顾虑,那竖子是不是又做了什麽无法无天的事了?」 这一次让温禾离开长安,李世民也是有顾虑的。 他甚至一度后悔,想让人去将温禾带回来。 他怕这一去,那个竖子便远走高飞了。 但这也是一次试探,如果温禾老老实实的回来,那日后他便不再约束。 若是那竖子真的跑了! 那他这辈子便在牢里度过馀生吧。 士兵迟疑了片刻,才禀报导。 「倒也没有,只是当时左卫府中郎将询问大总管,该如何处理突厥尸体时,温县子答:何不筑京观,他说这是陛下吩咐的。」 「额……」 李世民哑然。 在场的群臣都诧异万分。 筑京观? 还是陛下吩咐的? 李世民愣在那许久。 『朕什麽时候和那竖子说过此事了?』 「然后呢?」 「然后大总管便让那些俘虏去筑造京观,几万人垒在一起,好大一座尸山。」 「咯噔!」 大殿内一个官员闻言,顿时冷汗直下,竟然脚下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五万人啊! 那是多麽壮观啊。 李世民眼前发亮,只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 『这竖子,为何如此懂得朕的心意。』 「后来温县子还在那立了一碑,做了一首豪情万丈的诗。」 「还不速速说来。」 李世民迫不及待。 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知道这是皇帝的好战之心被点燃了。 这一次不让他亲征,他心里十分不快。 士兵不敢迟疑,回想着当时温禾站在京观面前的豪迈模样。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他话音落下,李世民猛然站起。 他的身体在颤抖,双拳紧握着。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从御阶上缓缓的走了下来。 每走一步,便念了一句。 一直走到大殿之外。 「好一句,胡无人,汉道昌!」 『这竖子也不知道是抄了后世谁的诗,竟然如此豪迈,不知朕可否和此人一见啊。』 他心里既感慨又遗憾。 『罢了,就当做是那竖子作的,他那假传圣旨,也便功过相抵了。』 李世民失笑,随即神色认真的说道。 「传旨,将此诗抄录,广而告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