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林阳起了个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到了潘家公社。 公社有去县里的早班车。 把自行车放在城乡班车的车顶捆起来,这是70年代的忠县基本操作。 约莫晌午。 林阳在忠县的汽车站出来,骑着自行车才到了忠县药材厂。 这次不一样。 自行车刚停稳,保卫科的老董就咧着嘴出了门,抬手打招呼:“小同志,你找黄副厂长啊,副厂长今天请假没来,有啥事儿要不你写个信,我回头替你交给他。” “董叔,我这次来是找二车间的邱鹏的,是黄副厂长交代的。” “有点事儿,麻烦你给喊一声呗。” 林阳主动递上大前门。 “进来,在我屋子里暖和一些,我去喊。” 老董热情地邀请林阳进了厂子门口的保卫科的屋子,里面的火炉上煮着罐罐茶,炉盖子上还烤着土豆片:“你随便喝随便吃,土豆咱们厂子发了一袋子,管够。” “谢谢董叔。” 老董的态度大变,林阳也不觉得惊讶,自顾的吃着土豆片,还洒了盐巴,味道棒棒的。 约莫五分钟左右,两串脚步声逼近。 吱...... 随着虚掩的门被推开,老董带着一头大汗的邱鹏进了屋:“邱鹏,这小同志找你有事儿。” “我出去转一圈。” 老董看两人面面相觑不说话,当即就领悟了精神,带上门离开了。 “邱哥,嫂子什么指示?” 林阳递烟。 邱鹏摘掉手套,擦了擦手上的汗接过烟,弯着腰在火炉跳动的火苗上点上,吸了一口:“我老婆说不成。” “不勉强。” 林阳一听,也不废话,起身就走。 “干啥?” “没说不卖啊。” 看林阳要出门,邱鹏挠着头急了:“小林同志,我刚才是没有说清楚,我老婆说50块钱的价格太高了。我们家的条件虽然是差了点,但比你们公社的日子过得肯定是好些。而且要不是我老婆坐月子需要点营养品,这票我也不着急卖,不能坑人。” 林阳对眼前这个男人刷新了认知,上下打量了一眼:“邱哥,你和嫂子还真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你们说什么价格?” “30块钱就成。” 邱鹏说道。 “成交。” 当初搞了自行车的票,都要了40块钱。 一张电视机票,30块钱搞到手那可真是良心价。 林阳也不废话,从内衬兜里数了三张大黑十塞给了邱鹏:“票给我。” 邱鹏从工作服的上衣口袋掏出票,递给了林阳:“放心,这票是我们厂子的,保真。不信你可以打听打听。” “要是换做别人,我确实需要问问。” “不过你和嫂子这做事,我百分之百相信票是真的。” “没啥事,我先走了。” 林阳把票随手就扔进了小空间,拉开门准备离开。 中午还要赶着去蒲家村生产队,一家四口出门,就算是坐车翻山的,也得四个小时才能到。 “小林同志,我听有人传,你是猎户?” 林阳前脚刚出门,邱鹏的声音在后面响起:“我还有点事儿想请你帮个忙,我付钱的。” “啥事?” 林阳转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