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汉愍帝刘辩驾崩了,洛空最后的心理支柱都没了,他见到汉室的衰微不可避免了,于是便为汉室殉葬了。 他的父亲英侯洛川枯守在英侯国中,即便是死,也只会枯守在英侯国中,等待着刘备去复兴汉室的大业,如果刘备不能成功的话,他的父亲也会死在英侯国中。 这谁能说得准呢? 洛璇的死对洛楚的触动很大,他缓缓道:“刚才子敬所言,诸位可听清楚了? 他是江夏太守,对江北三郡的情况,比身在吴郡的诸位都清楚的多,现在江北三郡缺少药材,便从江东诸郡中取,诸位都是大家之主,想必愿意解囊相助了。” 桥氏家主桥巍没说话,但是他会怎么做,在场众人都知道,他一定会重重地资助洛楚,毕竟他一个女儿在天下人的见证下嫁给了洛楚,另外一个女儿现在还在昭城待着,看清楚洛氏是要娶他的另外一个女儿了。 桥巍凭着这两个女儿,等死后肯定是要葬在昭城的,神位上还要写上—— “先考姬姓洛氏讳巍神主牌位”! 直接桥氏变洛氏,和这个比起来,区区一些财货以及药材算什么呢? “公子,我萧氏愿意捐助家中四分之三的药材出去!” 江东萧氏家主立刻响应,瞬间就连韩氏家主都震惊到了,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华之地,毕竟交通繁华。 一直都说徐州糜氏巨富,有亿万的财货,奴仆超过万人,但是萧氏可是盘踞了三百年的庞然大物,尤其是一直以来即便是衰弱,又不代表没钱,只不过是政治地位在不断衰落而已。 萧氏四分之三的药材,一旦投入进去,恐怕一家之力就足以挽救一郡的百姓。 真是大手笔! 真是大出血! 但是在萧氏家主看来,初入江东,还没有站稳脚跟,最大的问题就是和当地的士族相比,人心不附。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用一切钱财来收买人心,简直再划算不过了。 江南的诸郡,尤其是吴郡,萧氏家主明白这里不是自己所能够想象的,即便是自己这样的过江龙,面对吴郡六姓也要小心。 况且萧韩二氏和吴郡六姓本就渊源很深,没有必要对抗,江北三郡是刚刚归附洛楚麾下不久。 若是能够在江北三郡打开局面,那萧氏的地位在江东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五姓七家的声望,加上如同本地士族般的深厚根基。 洛楚一人之下。 面对那些在江东盘踞许久的家族,这江东到底谁的权力更大,以后还说不准呢。 萧氏家主的想法落在聪明人眼中当然是很明显的,但是无论是洛楚,还是张诏,张纮,甚至是本就出身江北三郡的周瑜对此不仅仅不反感,反而还非常欣赏。 原因很简单,萧氏家主愿意付出代价,他并不贪婪,而是恰到好处的去争取自己本该得到的。 洛楚听到萧氏家主的话,直接哈哈大笑道:“好啊,不愧是出身五姓七家,若是州郡士族都有你这样的胸襟,江东又有何事不成呢?” 萧氏家主抱拳作揖道:“公子谬赞了,萧氏初来乍到,若非有江东诸位收留,此刻又岂能安坐于此地乎? 现在不过是献出微薄之力而已,当不得公子如此赞誉。” 韩氏家主一看萧氏家主一直给使眼色,知道自己肯定是逃不了,而且他和萧氏家主一起前来江东,结成了攻守同盟,于是同样说道:“公子,虽然韩氏不如萧氏富裕,但同样愿意捐献出大部分家中商队以及商铺中的药材,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韩氏的确是不如萧氏有钱,若是在先汉初年,那自然是淮阴侯国最富裕,毕竟是唯一的几万户的大侯国,但三百年过去,淮阴韩氏越混越差。 幸好还有同属于五姓七家的名号,凭借着三百年的门楣,韩氏能够和皇家联姻。 和其余任何家族联姻时,都属于比较高的地位。 见到萧韩二氏这么慷慨的掏钱,其余诸家顿时坐不住了,但是就这么拿出这么多钱来去救江北三郡的百姓,他们还真的不太愿意。 各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况且这一波瘟疫过去了,谁知道下一波什么时候来,万一到时候家里没有药,怎么办? 但望着面无表情的洛楚,许多人心中都有些发憷,上面这一位,可不是好相与的,当初是吴郡士族将洛楚请进江东的,但这位整治起吴郡士族来,没有丝毫的手软。 只要胆敢触犯他的规矩,通通镇压。 桥巍一直眯着的眼睛缓缓睁开,望向自己的那些老友,眼中寒芒缓缓闪过。 蠢货们!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真蠢呐! 桥巍感觉自己简直为江东吴郡士族操碎了心。 但没办法。 人活在这个世上,天然就有身份标签,其他人就是以身份来辨别敌友的。 比如 ', ' ')(' 如今各个诸侯麾下的派别大致都是以地域而组合。 外地人天然就不会受到信任。 而且永远都不要想要走进最核心的圈层。 毕竟那些家族都是上百年的相互联姻。 譬如夏侯氏之于曹操,明明是外姓,但却是宗族武将,甚至夏侯惇还比曹氏的地位高,几乎就是一家人了。 颍川荀陈钟郭等家族盘根错节在曹操麾下抱团。 荆州蔡蒯黄庞四大家族同气连枝把刘表气的成了守户之犬。 江东六姓同样如此。 甚至就连洛氏都不能免俗,没有很多人撑着洛氏,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声势。 想要背叛自己的出身,割舍自己的身份,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甚至直接毁灭自己都做不到。 因为就连你的骨灰也不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上面铭刻着你的来历和跟脚。 这就是所谓——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桥氏和洛氏间的关系能够让桥氏有一个退路。 但他若是还想要一展政治抱负,那就一定要保住江东六姓,保不住江东六姓,他的桥氏最终同样会被排挤。 或许会给予一个高高的地位,然后在政治上被边缘化,这是桥巍所不能容忍的。 其余几姓之所以不愿意出这个钱,原因很简单,政治抱负就不同,他们要的是守土,不是开疆。 在这些江东本地人的心里,虽然没人说,但都存着一个想法,那就是江东怎么可能统一天下呢? 公子楚的确是很厉害,现在这些江东英才也很强,但加起来也比不上项王。 当初项王成为了天子,但仅仅数年就被高皇帝所击败,史书上说“其兴之勃焉,其亡之勃焉,闻所未闻”。 在江东之地,一直以来都流传着有关于当初项王失败的秘闻,那就是江东王气不足。 所以项王才会得到天命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又失去。 江东人,尤其是吴郡人对这个传言深信不疑,三百年的时候,这种思维几乎在每一个吴郡人心中根深蒂固。 就算是洛楚来到江东也改变不了这个思维。 既然统一天下没希望,既然天命不落在江东,那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那些对家族没有意义的事情呢? 但在桥巍看来,这种想法就很蠢。 人不应该跟大势而对抗,现在洛楚麾下很明显是开疆扩土的声音更大。 吴郡六姓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支持,第二是反对。 如果支持的话,自然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失败了那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成功了之后,一定是能够拿到不少好处的。 反对的话,那就要陷入对抗之中,那些想要省下来的资源,只会白白消耗在对抗中,这就是所谓的内耗。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对于家族都是一种损耗,那为什么不选择支持呢? 战胜的成果不一定就会落在那些主持征战的派系手中,自古以来被窃取胜利成果的还少吗? 与其现在这种畏畏缩缩,还不如早早规划怎么将可能得到的胜利成果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攻下江夏郡后,任命了鲁肃为江夏太守,可以说是流寓系的一大胜利。 若是这江夏太守是江东六姓的人呢? 岂不是六姓的大胜利! 六姓又不是没有能够治理一郡之地的大才,顾雍的才华是足以治理江东之地的。 陆氏家主陆康望了望身边几人,又望了桥巍一眼,沉思了一下,回想起了自己家的那个麒麟儿陆逊。 在几年前洛楚刚刚进入江东的时候,陆逊就已经展现出了天资聪慧,经过这几年,陆康对陆逊更是赞不绝口。 陆逊和大多数的陆氏子弟都很是不同,做任何事都能够举一反三,小小年纪,智慧就已经胜过家中大多数人,而且很是沉稳,还有清正的性格,虽然不是陆康的儿子,但是陆康认为未来能够兴盛陆氏的就是陆逊。 陆逊对江东局势有自己的看法,就在几个月前陆康考教陆逊时,陆逊就掷地有声的回答道:“公子楚治理江东,是无为而治。 他稳固着江东的局势,让江东避免陷入内耗中,然后不表态任何的战略行动。 哪一派占据了上风,他就按照哪一派的思想去行事。 但他有卓绝的才能,无论是进攻或者防守,他都能做的滴水不漏。 但他不愿意亲自去做一些选择,而是需要推动,他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基于此。 如今的江东大势,已经同公子楚进入江东时不同。 当时的江东,说是江东六郡,但实际上只有吴郡和会稽郡二郡罢了。 那时的江东当然是以我们江东为主,但现在的江东收回了九江、庐江、丹阳郡、豫章郡,这些郡中的士人同样在江东占据高位。 吴郡在江东的地位已经不可避免的 ', ' ')(' 出现了下降。 后来还攻下了江夏郡,鲁肃做了江夏太守,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那些本来没有根基的流寓系官员,取得了一个落脚之地。 我们曾经说长江以南才是江东,但是在现在的江东,江北的三个郡却声势愈盛,反而是江南四郡中,还有无数的山越盘踞,牵制着我们旧江东的力量。 兰陵萧氏和淮阴韩氏南下。 apdiv style=apottext-align:centerapotapgt apscriptapgtread_xia()ap/scriptapg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