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枪手(2 / 2)

“我们再来看需求表。”

“当商品价格是1元,对应需求是700,价格是2元,对应需求是600,价格是3元的时候,对应需求下滑到了500。”

说到这,他看了眼教室里的学生,询问道:“这在大一上学期就学过,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款商品的需求定理?”

何婧余光瞥了眼张扬,见对方还在敲打他的笔记本电脑,她开口回答问题道: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款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说明该商品不是日用必需品或有替代,价格的上涨,对应了需求的下降。”

“没错!”

陈家发赞赏地看了何婧一眼,继续说道:“在单一商品可替代或可取缔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呈反方向下滑。”

话刚说完,他又话锋一转,提问道:“如果单一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却不减反增,做为投资学专业的你们应该怎么做?”

“囤积!”

王六率先回答。

“为什么?”陈家发追问。

“商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异常增加,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但也不排除外在因素,如战争、天灾导致。”

王六停顿了半秒,继续说道:“无论哪种情况,只要确认是日常必备物资,囤积是不亏的。”

“如果是市场炒作行为呢?”

何婧语气平静,举例论证道:“2003年***初期,市场就传出了“加碘盐可防***”的谣言,这不仅推动盐价的异常上涨,还形成全国性抢购潮。”

“我刚才说过了,只要确认是日常必备物资,就可以先行囤积,防止后续买不到,哪怕证实是谣言,后续也可以折价出售。”王六推了推眼镜,给自己辩解道。

“从投资学的角度出发,折价出售就已经代表你出现了亏损。”

何婧淡淡说道。

“两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棒。”陈家发站了出来,圆场道:“一位从市场稀缺性角度出发,一位从投资角度考虑,你们都是正确的。”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不是只有一个面,而是具有多个面的“老师”。

每个人认知维度,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哪怕具备相同知识储备,结果也会截然相反。

……

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授课方式下,这堂《微观经济学》也悄然结束,下课铃声响起。

由于已经是傍晚,很多学生都会先去食堂吃饭,再回宿舍。

赖伟杰听见下课铃声那刻,连忙离开教室,往图书馆六楼的财经分析室走去。

“食堂开门了,舍长怎么说?”陈川询问。

“现在吃饭太早了,我去趟图书馆,要一起嘛?”张扬询问。

“我就不去了,我约了若若去电脑室复盘。”临近毕业,懦了四年的许嘉峰也打算破罐子破摔。

“我也约了会计学院的妹妹。”

王六淡然一笑道。

“靠!不是吧,你们不会都要脱单了吧?”陈川有些破防。

“你加把劲。”

“这叫不为青春留遗憾。”

许嘉峰和王六接连表态。

现在是4月1号,再过两三个月他们就是“社会人”,现在不表白,或许以后真没有机会了。

对此,张扬也附和道:“勇敢追求,大不了及时止损。”

在三个舍友的一句句说教下,陈川独自回到宿舍,点燃了一根利群香烟,若有所思。

毕业季表白,确实不亏。

但找谁呢?

他想了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主要他的社交圈也窄,qq好友都凑不齐20个妹子。

“算了,不想了,先起飞一把再说。”陈川快速抽出两张纸巾,打开电脑d盘就进入到了“飞行模式”。',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