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楚宁> 第444章 夜谈准备好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4章 夜谈准备好戏(1 / 1)

皇帝就是皇帝,一出手就是奇招。 谁都没想到,殿试考的不是对经书的理解,不是对当前朝堂政策的建议,而是对当前楚国局面的分析和应对。 就连楚宁也忍不住眉头一挑,深深看了皇帝一眼。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位便宜皇帝老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给出这样的试题,不但需要智慧,还需要很大的勇气。 毕竟皇帝要钦点前三名,那就一定要对这三人给出的答案做出点评。 换之,皇帝要表态! 而皇帝对前线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接下来战局走向。 楚宁沉思间,皇帝朗声道:“题目你们已经知道,可以开始做题了,时间以一个时辰为限!” 一众学子纷纷拱手施礼,随后才纷纷入座答题。 随着毛笔落在白纸上发出“沙沙”声,整个广场彻底安静了下来。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上,宦官总管赵明贴心送上香茗。 一脸悠哉的皇帝一边喝茶,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众人反应。 太子一副闭目养神的模样,三皇子则是一脸中规中矩站着,四皇子低着头,令人看不到其表情。 其他的皇子,或是看向殿外考生,或是满脸正色站着。 只有楚宁一双眼睛在不断扫视,最终和皇帝的眼神碰到了一起。 楚宁朝皇帝咧嘴一笑,收回目光看向殿外。 皇帝眉头一挑。 这臭小子笑什么? 摇摇头,皇帝将心情平复下来,继续耐心等候。 好在这次的考题并不算太难,也不需要一众考生长篇大论,一个时辰的时间,足够了。 随着一道铜锣声响起,时间一到,禁军立即冲到一众考生身前,开始收考卷。 不管是否有写完,全部拿起来做好标记,再呈上去。 楚宁和刘守仁带着礼部官员并未耽误时间,主动上去接过考卷,当场批阅起来。 虽然是皇帝钦点,但六百份考卷,不可能皇帝一个人看。 只要主考官等人在筛选之后,举荐出十份最优的考卷由皇帝定夺。 整个礼部的官员不少,足足三十多人,每人看二十份考卷就足够,这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不过,这毕竟是殿试,众人不敢大意,还是花了足足一个时辰才选出最好的十份考卷。 作为主考官的楚宁笑着将这十份考卷呈上:“父皇,这是儿臣和礼部众人挑选的十份考卷,还请父皇过目。” 皇帝接过考卷,一份一份仔细查看。 对于这次的考生,皇帝心中有数,知道其中有几位确实有真本事,对于这些人的建议,皇帝也不敢轻视。 随着一张一张考卷从右边看到左边,皇帝脸上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平静变成诧异,再到露出满意之色。 直到全部看完,皇帝这才颔首笑着将手中考卷放下:“想不到我朝人才济济,许多人都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这些考卷当中给出了不少建议。 当然,并非所有的建议都对目前战况有利,不过朕也从其中挑选出了三位的考卷,他们的策略都还算不错。” 说着,楚宁拿出一份考卷笑道:“这是杨文涛的,他说此次三国混战,起因还是赵国! 只需我朝集合兵马,一鼓作气彻底拿下赵国,便可破解赵国和燕国的联盟。 这个计划不错,任由两朝来势汹汹,我自一力破之,有气魄!” 此一出,太子眼睛一亮,主动站出来笑道:“此计确实不错,能得到父皇如此赞赏,此人可为状元!” 这个时候,当然要极力将杨文涛推到状元位置上。 如此一来,可阻拦邓弘文成为状元,还能彻底拉拢杨文涛。 但皇帝闻却哈哈一笑:“不急,等朕说完再定夺。” 说着,皇帝拿出第二份考卷:“这是柳云清的考卷,他建议我朝采取一攻一守政策。 一方面在并州方向持续进攻赵国,另外一方面则是让大将军率领兵马防御。 此计,可攻可收,可进可退,可谓两全其美,不失为上策。” 太子脸色微变。 听这话的意思,明显柳云清的考卷更让皇帝高兴。 这时,四皇子站出来朗声道:“父皇,儿臣认为此计不错,进可攻退可守,如此计谋,相信满朝文武大臣也没几人能想出来。 父皇,儿臣认为此人可为状元!” 哪知皇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朕说了,不着急,还有一份考卷没有说呢。” 众人一愣。 还有一份考卷,难道那人的计谋比杨云涛和柳云清的还好? 就在众人诧异之际,皇帝拿出放在右手边最后一份考卷,笑道: “这最后一份考卷很有意思,此人建议朕对赵国采取边打边和谈的态势。 一方面给赵国错觉,觉得我朝不敢和他们开战,让他们麻痹大意,实际上却是趁机让前线兵马趁机猛烈进攻,打赵国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一方面则是派使者去燕国,假意求和,实则拖延时间,为前线将士争取攻占赵国的机会。 这个计划,诸位觉得如何啊?” 此一出,满朝文武大臣震惊不已。 不是说杨文涛和柳云清的政策不好,而是此人的政策太好了! 好到连楚宁都眼睛一亮,露出诧异之色。 能有这样敏锐的思维,已经远超常人。 而且,这也正是楚宁的计划,只不过他并未告诉朝中任何人,只对前线的韩兴说过此事! 想不到,此人居然也能想到。 “敢问父皇,此人是谁?”楚宁主动开口问道。 皇帝看了楚宁一眼,缓缓吐出三个字:“邓弘文!” 众人一震,虽然早有准备,但听到这个名字时,还是忍不住看向十皇子。 谁都知道,邓弘文已经投靠了十皇子! 而十皇子也没有犹豫,主动站出来,沉声道:“父皇,此计甚好,邓弘文此人大才,可为状元!” 皇帝哈哈一笑:“不错,此人才华确实惊人,而且这一手字也写得十分不错! 传朕命令,邓弘文为状元,柳云清为榜眼,杨文涛为探花,赐进士及第! 其余人等按照礼部划分的成绩分为二甲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今晚在御花园,朕宴请众人考生,同时分封官位。 吏部,你们拟个官职名单呈上来。”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