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会造反。 他也不想当皇帝。 如果他当了皇帝,那跟皇室又有什么区别。 即便他可以保持本心,他的家族呢,他的“皇室”呢。 所以他不会。 他只是会带着大家,走到另一个方向。 李首辅见纪元摇头,心里的疑惑更甚,最后道:“汲汲于斯道。” 汲汲于斯道。 专注自己的道。 这是七十五岁的李首辅,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不知道纪元要做什么。 但他知道,只要纪元汲汲于斯道,就不会让天齐国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期许。 不过意外的,跟建孟府安纪村的赵夫子说的一样。 汲汲于斯道。 是纪元离开村子之前,赵夫子同他讲的。 他们两位都是读书人,只不过,一个到头来只是村里的私塾秀才先生,另一个是历经三个皇帝的首辅。 最终,他们又讲的了同样的道理。 纪元看着冲进来的御医们,再看李家人互相摇头,再次意识到,李首辅走了。 要说对李首辅,他也是复杂的。 可若没有他,天齐国在先皇时,估计就要散了。 这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士大夫,也是一个模板样的忠臣。 不过他却并未对任何人说过,他对另一个臣子的怀疑,只是在去世之前,询问纪元的答案。 他问的是,纪元是不是想当皇帝。 纪元摇头。 他不想当皇帝。 他想让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皇帝。 至少没有实权皇帝。 至少不会凭着自己的心意,随意毁掉一个家庭,一个神童,一条运河。 他想做的,就是这些。 永康五年, 三月。 送走李首辅,皇上闭门三日,哀思不断, 朝野上下无不涕零。 皇上叹口气。 若不是李首辅, 他之前的日子更难过。 先皇之前糊涂, 也是李首辅规劝。 皇上隐约也知道, 李首辅的身体,就是这些年垮的,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直到四月,皇上才逐渐恢复精力,重新开了朝会。 但这次开朝会,隐隐有些不同。 李首辅走了, 那谁来接任首辅? 这似乎并不难猜。 不少人在私底下,已经在恭喜文大学士了。 论亲疏远近,论地位高低,也就是今年五十七岁的文大学士最为合适。 首辅的位置定下。 还有一件最要紧的。 天齐国共有四位大学士。 如今空缺一个, 该谁来做? 现在的大学士, 分别是户部尚书文大学士, 也是文首辅。 刑部尚书张大人,礼部尚书刘大人。 还有一位大学士的位置,空缺。 那谁来做合适? 朝中对此提名议论纷纷。 不用多讲,已经起了硝烟。 四位大学士,代表的不仅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的家族。 而朝中如今数得上的家族, 其实没几个。 李家虽然有心, 但李首辅刚刚去世,下面也没有可以接任的子弟。 但一定要推选一个的话, 皇上一定会给几分面子。 再有就是王家,楚大学士夫人的娘家,这家鼎立多年。 虽说之前楚大学士有些问题,可人已经走了,还是那么不体面的走,事情也就揭过。 最后便是吴家。 纪元的迷弟,吴晏他家。 这三家,是最有能力争取的。 “其实,还有一个人。” 朝中人低声道:“纪元。” 纪元的话,好像也可以? 虽说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可他做的事,那可了不得。 看看京城周围的水泥马路。 再看看已经风靡的黑色橡胶轮胎。 纪元他们在工部,不仅能给天齐国带来好的建设,还能给户部带来足够充沛的税收。 不怪大家心里有纪元这个提名。 实在是他太厉害了。 甚至连李首辅临终之前,找到的就是纪元。 谁也不知道李首辅同纪元说了什么。 但这份荣耀,已经不用多言。 有人说,李首辅这是知道,纪元就是天齐国的希望,这才找他。 好像也没错? 论本事,谁能比得过纪元? 有这样的臣子,实在是天齐国的幸事。 把纪元加进来之后,局势好像又变了。 谁能想到,一个二十六岁的官员,竟然是大学士人选的有力竞争 ', ' ')(' 者。 甚至连他的上司工部尚书洪大人,都没有被提名的资格。 洪大人听说这件事后,紧张的要命,还对纪元道:“你要是成了大学士,咱们工部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一定多多要点官员,咱们的事情太多了啊。” 纪元笑道:“大人,八字还没一撇。” “说这些干嘛,不过你有意做这个大学士吗?”洪大人随口道。 本以为纪元会谦逊些,说不用了。 谁料纪元点头:“嗯,想做。” 啊?! 他没听错吧? 纪元说想做大学士? 工部众人看了过来。 虽然做官的,都想当大学士,但没人敢直接说出来啊。 李家的,王家的,吴家的,被问起来的时候,都会谦逊一番啊。 消息很快传出去。 各家表情不一。 但太子却高兴了:“既然纪元想做,那咱们就全力的推纪元。” 太子府的人点头,不过还是道:“纪元到底年轻,估计不好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