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真有主意!” 十七岁的太子刚从兵部出来,简直气到了极致。 边军屯田自古有之,但让边军种橡胶草,一半分给朝廷,一半供给自己? 这要是真推行开了。 那还是边军吗? 还能打仗吗?! 怪不得纪元说,如今边军需要多注意。 原来是有这种人,在背后撺掇! 难道楚大学士不知道,宁安州那边的景国一向不服气。 还有绥许城跟河辉国的大战在即吗? 人家绥许城是为了先皇报仇,要去跟河辉国打一仗。 你非但建议不要给军饷,还让绥许城自己卖橡胶赚军费。 好好好。 真是太好了! 楚大学士年纪已经大了,看着十六七岁的小太子,竟然莫名觉得恐慌。 对年长的人,他可以利诱,他还有很多手段。 但对这种年少不知事还冲撞的少年,却不好多讲。 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并不会被利益动摇。 不是他们不爱利益跟权力,是他们还不懂这些东西的美妙。 说白了就是。 年轻人身上的冲劲不好控制。 确实不好控制。 因为太子的剑已经落到他身上。 再多的计谋,再多的算计,再多的心眼。 都敌不过冷冰冰的武器。 或者说,权。 太子也是气疯了。 这是他做太子之后的第一件差事,是他自己主动揽的差事。 还是他喜欢的事。 绥许城跟河辉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竟然被这样的人阻挠? 这人还说,双方打仗毫无益处。 因为打仗就会死人,死人对谁都不好。 天齐国的士兵也是士兵。 更说什么,天齐国的实力对河辉国是碾压,不如让景国替天齐国去打。 他们只要用占城稻做诱饵即可。 扬我国威! 怎么就不是益处了! 太子很想打这一仗。 但他有些不敢同纪元讲。 因为他好像知道,纪元隐约间也是这个想法。 可以打,但不能随随便便地打。 更不能动辄就杀人全家。 捉到贼首就好了。 太子收起剑,手有些颤抖。 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但忍不住道:“这下,没人阻拦了吧。” 便是纪元,也应该会怕,不会出来多说什么? 以前他父皇当太子的时候,这个楚大学士就一个劲地使绊子。 如今他都当皇上了,他也当太子了,怎么还是这样?! 他该死。 楚大学士死了。 他估计也想不到,自己会这样死了。 他手里的权力,足够让他漠视很多人的生命。 如今他的生命,同样被权力轻易抹杀。 谁都知道,太子杀了也就杀了。 顶多被皇上训斥两句,被大臣弹劾几次。 然后无事发生。 楚大学士最后咽气的时候,忽然想到多年前他心中的那句话。 这就是纪元家的命吧。 如今看来,他家跟纪元家又有什么不同。 都能被人随意处决。 也不对。 纪元家安安稳稳,并未作恶。 他家,却正好相反。 可结局似乎都是一样的。 也不一样。 纪家有个纪元。 算了,他都要死了。 再有手段颠倒黑白,搅动乾坤。 也会被一个十七岁的小孩随手杀了。 杀他的是剑吗,是权。 这就是他的命吧。 楚大学士死了。 满朝文武哗然。 大家都在等他的结果。 原本以为, 他被李首辅清算,肯定活不成了,最体面的结局就是自尽。 但他偏不。 他还要给皇上上书, 一天一封文书, 雷打不动。 刚开始新皇还懒得看, 后来翻看瞧瞧, 字字都写在他心坎上。 都是那种,他想做,但不好意思做,又拉不下脸皮的事。 当然了,还有写建议是真的不错。 比如给兵部的。 天齐国确实需要练兵,但随意发起对河辉国的进攻, 却不太好。 打仗费时费力,还要命。 这些就算了。 一个小小的河辉国,打了又能怎么样,是个绝对吃力不讨好, 甚至还会把自己卷进去的战争。 最好的办法, 就是逼着景国去打河辉国, ', ' ')(' 天齐国练兵顺便看戏。 此事是最优解。 既可以消耗双方,又能保证自家的发展。 只有太子不愿意。 因为太子还想着亲自指挥。 他小时候学武多于文,也是为了让先皇打消疑虑。 可如今,他是真的喜欢武,也喜欢带兵打仗。 所以这个极好的建议,看得太子十分不满。 不过他能冲去砍了楚大学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