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武侠仙侠>穿越考科举> 第59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5节(1 / 1)

(' 说白了,就是想拜码头了。 到时候请求一些赏赐,其中肯定包括良种。 此文书送到宁安州,自然要往上传递。 按照如今老皇帝的性格,多半是会同意的。 刘同知跟黄同知都很不爽。 官田的官吏老农们也不爽。 纪元道:“到时候的良种肯定不够,优先供应给天齐国内。” “等天齐国内够用了再说。” 天齐国内够用?! 他们天齐国那么多人,没个五年十年的,不成吧? 好像是这个道理。 再说了,先给自己人,再给外人,这话也没错啊。 景国自以为聪明,但内藏的心思已经被看得清清楚楚。 周边小国都在渴求宁安州培育出来的占城稻,天齐国内更是如此。 滇州府内无数文书都送过来。 目的只有一个。 纪大人啊! 今年我们就不想了。 明年占城稻的种子,我们有份吗?我们出钱买,可以吗? 哪有出钱的人这么卑微的。 可没办法是,这是宁安州培育出来的良种。 三个月,一亩地四百五十斤。 家里种田的,了解市面行情的,管过账面的。 都会被这样的数字馋哭。 不过再想想,好像宁安州的东西,都是如此啊。 他们这出品的好东西,都需要大家拿着钱去排队。 别说了,能排上就够幸运的了。 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一直到腊月,宁安州里,一百多户人家,开始种植手中的占城稻七十九号四代稻种。 这一百多户人家,是经过千挑万选的。 选的都是勤快,但种田水平一般的。 如果都选种植水平太高的农户,得出来的结果,就会不符合实际,还是取个平均数最好。 但出乎纪元他们预料的事。 这些平时做事中等,种田水平也中等的农户们,迸发出极高的热情。 他们都没想到,官府会挑他们,会让他们来种这么好的种子。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天不亮他们就去锄地!他们马上去买更好的肥料! 总之一句话! 他们不会辜负家人跟官府期望的。 纪元傻眼了。 啊? 要的就是你们不懒惰也不勤奋! 衙门众人都把这些事考虑进去了啊。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 纪元哭笑不得。 这倒是此次稻种最大的变数了。 这一百多户农户,也被无数人瞩目。 官田精心培育的稻种,每亩地均产四百五十斤。 那普通人种呢? 又会是多少? 大家感觉,这个年都过不好了。 都想知道答案。 纪元一边收拾行李,一边等着三月的结果出来。 不管这次占城稻七十九号四代的结果如何,他都要离开了。 至于会不会回来,那还另说。 可他真的想知道这次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那边安大海也在收拾东西。 他们还跟过往的商队打好招呼,这次从宁安州直接去往西边永临县,然后一路坐船回去。 这样速度更快一些。 不知不觉,竟然在这已经快四年了。 纪元在知州府的书房里,整理着一份份文书。 该离开了。 也该做更多的事了。 化远四十二年十二月。 过了十九生辰的纪元, 已经完全熟悉这个世界。 十九岁。 其他学生还在读书的年纪,他已经在此地做了近四年的长官。 在他离开之前,很多东西, 还是要交代清楚。 即将成为刘知州的刘同知, 在交接的时候, 才知道纪大人手头的事情到底有多少。 身为一地知州, 从赋税考核,官员考核,百姓考核,宣布政令,再到总领下面各地。 这些话说起来笼统,若有心的, 自然觉得每一件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若想混日子的,其实也无所谓,也没人会真的去管当地长官做了什么。 偏偏纪元是前者。 刘同知也是前者,只是之前的他不得其法。 现在虽然还没完全接手本地的事情, 但他打定主意了, 直接萧规曹随。 第一项事, 便是继续修路修桥。 特别是宁安州本地的桥梁,大大方便各个寨子的百姓。 有些地方,原本要绕路几个时辰才能到。 现在修好桥梁,不到一刻钟,也就通过了。 宁安州近一半的桥梁道 ', ' ')(' 路,都由程大人设计好, 他们只要按照要求建设就好。 只是程大人现在情况不好, 剩下的一半设计,则要再等等。 所以刘同知把照顾好程大人一家, 也写在自己小本本上。 第二项事情,平衡好商贾跟农户之间的关系。 商贾依靠本地赚钱,那就要给当地农户让利,更要保证本地的耕地。 这点,可以依靠伐木会。 同样也要警惕伐木会内部权力过剩,若伐木会形成欺男霸女的组织,便要组织张将军去处理。 纪大人也说过,所以伐木会的审核要很严格。 总之张将军,伐木会,商会,三方牵制之下,还要懂得教化,那就是学习知识,让更多人明白更多道理。 那第三项,便是本地的教学了。 依照刘同知的私心来看,他更希望程亦珊一直做本地官学的管事。 先不说程亦珊的学问比他还厉害,再者,她的叔叔如今在武新府府学做训导,怎么看都对本地极好。 再者,程小姐做事严谨细致,本地州学能发展得这样快,甚至都要准备第二次县试跟女试,也是程小姐一手扶起来。 后面还有很多事情。 什么当地指挥营的粮草,有机会就给当地补充盔甲兵器,加强训练。 每两年就要清查土地,修缮水渠,维护各种水系的水池等等。 再者,每年一定要多多种树,万不能竭泽而渔。 还有本地的普法行动。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