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丰岚也跟着笑,白和尚也带了感慨:“以后的路,只怕没那么简单。” 看来白和尚也要体会到社畜的感觉了。 纪元拍拍两人肩膀,泼了些凉水到脸上:“管他呢,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做好我们自己的即可。” 不胡思乱想,不轻举妄动,这才是正理。 蔡丰岚指了指书本:“还要读书。” “对,还要读书。”白和尚点头,“不对,要回青云寺一趟,我真怕他们把佛像镀个十层金身啊。” 三人都笑出声。 没办法,谁让你考上了举人! 你考上了举人,连自家长大的寺庙佛像都要镀很多层金身! 乡试宴一过,府城的考生们基本都要回去,纪元这边也不例外。 他跟正荣县的人早就约好了,到时候一起回。 蔡丰岚也不例外,他要回家跟家里人商议亲事,估计明年开年就能先定亲。 李锦他们那边也不例外,现在没走,就是等着纪元一起回。 三年没有回去,这一收拾东西,那小小禅房里,竟然堆满书籍。 还一些是从府学借的,一会都要还回去。 其他东西可以放放,但被单独拿出来的两幅画作,纪元放到一旁。 他感觉,会有人过来找的。 果然,就在纪元收拾东西的时候,府学有人过来,说学政请他去家中说话。 作为今年的解元,学政找他说话,再合适不过。 可纪元心里却明白怎么回事。 乡试宴之前卖画作的事,虽说学政送出《江南云木图》跟他关系不算太大,但多少沾点边的。 而且自己跟学政心中的小众艺术家乌堂先生一脉相承,他必然会找自己。 要么是作画,要么是询问自己跟乌堂先生的关系。 听说监临官已经走了,算着时间,就是这几天了。 纪元既然知道怎么回事,索性背着两幅画作过去,也省得再跑一趟。 既然《江南云木图》因他而去,那必然要补偿的。 合格职场人,也懂得听话听音。 再者,这也是他的感谢。 岳家找他麻烦那会,是学政帮忙的,甚至如今廪生身份,同样为学政开口,他不能不识抬举。 或者说,不想欠下太多人情。 纪元还是头一次到学政家中,见此地的山石似乎都是江南而来,心里便有数了。 他们学政虽然是北方人,却是喜欢南派山水的,怪不得那么喜欢《江南云木图》。 小厮一路带着纪元去了书坊,此地书房山石,倒是有北派之风了。 进到书房里面,学政看着他拿了画作,心道,这小子还算靠谱,自己还没说呢,他就画好了? 还是说右训导提点的? 只是可惜了,自己本想指定题材的。 学政还是笑着道:“怎么?知道本官的《江南云木图》因你而失?” 学政自然是故意这么说的,算是让纪元欠个小人情,也算是半开玩笑。 纪元拱手:“学生还未谢过学政,想来若不是您,我明年会试的路费还要再想办法。” 这就是认下学政帮他的忙了。 什么? 殷博士说过,那画既然拿过去了,就是学政愿意送? 愿意是愿意的,但让纪元欠个人情,这并不冲突。 纪元深知这些道理,却不能表现出来,直接道:“学生知道您喜欢乌堂先生的画作,所以特意带来两幅。” ? 两幅?! 学政站了起来,震惊地看向纪元拿着的两幅画。 这不是纪元画的? 是乌堂先生所作? 纪元恭敬道:“是,您看在哪展开比较方便。” 可惜了,学政想得很好,但他不想欠学政人情,还想让学政欠他跟殷博士一个好处。 殷博士在府学锐意改革,是需要一定助力的。 今年给后七堂学生请了进士夫子,但后七堂却未出一个举人,这件事,必然给他明年继续改革造成阻碍。 或许,这两幅画,就是那样的好处。 乌堂先生的画作展开。 一幅南派山水。 一幅北派山石。 学政在北派画作前驻足很久。 他喜欢南派山水吗?自然喜欢,谁不喜欢秀丽山水。 但他真的极爱吗? 要说极爱,那还是家乡的山石更好。 纪元若只看表面,送了那幅南派山水,顶多抵消那些人情。 可这幅北派山石拿出,学政知道,是他欠纪元的了。 好个新科解元。 好个纪解元。 学政眼里的欣赏更盛,又问了个致命问题。 “纪元,你真的不会写诗了?” ', ' ')(' ??? 怎么回事! 您别不信啊! 他真的不会! 化远三十七年, 九月十一。 正荣县一行人,从建孟府府城返程回乡。 之前来考试的秀才们,其实已经走了大半, 现在留下来的, 基本都跟纪元熟识。 其实整个府城的情况都差不多。 乡试一过, 走了些人。 等乡试宴结束, 大部分人陆陆续续离开。 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但该回家还是要回家的。 白和尚甚至先一步回了青云寺,还给纪元留了地址,说有空的话就过去。 他估计很担心自家的情况。 正荣县这些人,则收拾了东西,采买了物件, 这才返程回去。 就连纪元回乡之前,也是能把该买的都买了。 没办法,谁让这里的笔墨纸砚真的太便宜,如果不买的话, 总觉得亏得慌。 至于银钱? 他还用担心银钱? 除了学习用品之外, 纪元又去药铺买了几支好参。 赵夫子身体不好, 房老夫子,罗博士年纪也都大了,买这些肯定没错。 等把东西采买得差不多,纪元发现自己都占了一辆马车。 不过对比其他人,他这都不算什么了。 李锦爹娘雇了三辆车,但押车最多的, 还是蔡丰岚。 周家的车队就安排在最近去正荣县送货, 既然未来姑爷也是那边的,周家也有意让他帮忙。 所以蔡丰岚忙前忙后, 还要照顾运送货物的队伍。 钱飞甚至还给他指点,说了不少生意经。 一群人热热闹闹,路上竟然也不觉得枯燥。 人都说相近情怯,纪元竟然也没什么感觉,直到踏进正荣县城门,方才有种,我回来了的感觉。 从化远三十四年七月,一直到如今的化远三十七年九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