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武侠仙侠>穿越考科举> 第1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节(1 / 1)

(' 可这说了,并非纯粹的商业活动,村里挣了钱,自然要回馈乡里。 赵夫子也是听到这些,才更愿意帮忙做监督。 若他们只是把利润揽到自己怀里。 官府那边可就不依了。 一定会按照商税来收。 这种事可大可小,可以收商业也可以收农税。 全看一县之长的想法。 再说,纪元确实有意这样分配。 若小纪元在时,有这样的买卖,有能顾忌到孤儿的分红补贴,他根本不会死在即将温暖的初春里。 小纪元去世之前的梦想是吃顿饱饭。 纪元或许完成不了小纪元的梦想,但却可以照顾同他一样的孩童。 读书也是同理。 自己虽不需要村里再给补贴,有之前牛家的分成就足够了。 但以后像他这样的学生,不用再担心没有钱读书,也不用担心笔墨纸砚。 长长的文书写下来,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要是有商会的人来看,肯定会说,这几乎可以成为集体经济的模板。 从上午到晚上,再到深夜。 安村主任家的蜡烛都燃尽了几根。 赵夫子查漏补缺,按照天齐国律法,又定了几个细则。 这文书眼看越来越厚,也越来越详尽。 终于在天破晓时,安村长走出门去,对儿子道:“去吧,放出消息,赵夫子,我,安叔公,准备带着全村人做青储料。” “一共要招一百三十名村人,男女各一半,年龄在十四到五十五之间。”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整个安纪村,都因为这个消息沸腾了。 “安纪村要做青储料了!” “安叔公, 安村长牵头,赵夫子做监督!” “快去啊!只要出力,就能挣钱, 都不用去县城做短工了。” “安叔公那么挣钱的买卖, 竟然舍得让我们一起?” “好像是要货的人太多, 他做不过来了。” “他家前两年挣了很多银钱, 我们也能挣啊。” “怎么还要女的,还要一半?这干活的事,我们力气最足啊。” “别说笑了,你家干活的,还不是你老婆,她扛麦子比你有力气!” “管他呢, 反正我家的都去看看,谁能应上,谁就去做工。” “还是在农闲的时候,也不耽误农活啊。” 村民们本就听到一些风声, 现在知道正式的消息, 接受程度比预想中要快得多。 是啊。 这可是挣钱的事。 他们还看着安叔公家挣了两年的钱呢! 全村人蜂拥而至, 全都赶到村长家门口。 村长家门口已经摆好桌椅,安大海在登记大家的姓名,他写不过来,把安小河也喊过来了。 不过最后,还是安二娘子最细心,她记得最清楚。 安纪村里, 识字的大人还不如小孩多。 女子里更少了, 一个是赵夫子的娘子,另一个就是安二娘子。 所以想来做工的, 全都按照每户登记姓名,年纪,家里几口人,家里多少地,多少牲口。 一切填好之后,到时候等通知。 刚开始还有些混乱,到八月十三日下午,也就是放假的第六日下午,事情就捋顺了。 被喊过来的安二娘子刚开始还有些乱,现在已经成了顶梁柱。 她一一介绍前来报名的人,又按照各家各户的情况分好,安大海安小河都成了给她打下手的。 安大娘子又对村里各家清楚,给出人选的建议。 按照各家人数情况,抽调一到两人,要是家里人多的,就多抽几个。 当然,还要选勤快的人,这点安村长跟安叔公也清楚。 八月十四一早,名单就出来了。 所有入选名单的村人,简直欣喜若狂。 挣钱的机会来了! 虽然不知道能挣多少。 但多一分,对家里都有帮助啊。 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就能添点新布,添点米粮。 还有些买不起牛的人户,甚至都在梦想过完年自家添点积蓄,然后买头春牛呢。 “你家去了几个人?” “我家人口少,只有六个,还只有我家儿媳妇入选了,说她平时做活最利落了。你家呢?” “我家小儿子去了,也是说他平时做事勤快。” “原来选人标准是这样的。” “那我也勤快啊!为什么不找我。”有人反驳。 “你家两个女儿都入选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家两个女儿比你勤!” 名单过了好几个人的手。 赵夫子,安村长,安叔公。 ', ' ')(' 加上安大娘子,安二娘子,简直把方方面面都照顾了。 故而选出来的人,几乎挑不出毛病。 纪元看着整个村里喜气洋洋,终于松口气。 今年的麦假原本是七日。 但第八日,也就是明天,正好是中秋,故而也是放假。 终于在放假的时候,把青储料的事彻底搞定。 以后就算没有他,按照如此缜密的规范,安纪村的青储料也能自行运转。 要是青储料需要量再增加也不怕。 料少了就添人,安纪村有的是人等着去做工。 八月十四当天中午,所有去做工的人都签字按了手印。 安村长他们一行人也能去衙门,让官府先备份了。 不过这次去的人,就变成安村长,安叔公,安家二娘子,再加上一个安大海。 纪元肯定也会跟过去。 张兽医这种技术工种,就不用去了,跟安大娘子一起在村里找合适的地方,等秋收过后就挖窖。 中午吃过饭,一行人准备动身。 谁料在村口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人纪元也是见过的,很瘦,看着很没精神。 正是安二娘子李盼弟的弟弟李耀众。 “二姐!你们这是去县城吗?做什么?!”李耀众明知故问道。 李耀众如今住在姐夫家里,安纪村那么大的事,最近热热闹闹的,他能不知道? 原本抱着文书的安二娘子脸色一僵,下意识看看公公安叔公的脸色,开口道:“去县城做点事,你不是在读书吗。” 安二娘子被喊过来做事,也算意外。 是十三岁的安大海,以及同岁的安小河记录不周。 而赵夫子年岁大了,安村长识字又不多,这才找了既熟悉青储料,又识文断字的安二娘子。 这些文书工作做下来,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更别说,以后的账本还是她来管。 故而这次去衙门,安二娘子也要去,以后她跟衙门打交道的地方也多。 刚开始跟着忙的安二娘子还没意识到什么,这一日的活计下来,让她反而愈发精神,比在家烧饭开怀多了。 直到赵夫子跟纪元建议,让她跟着去衙门办差,安二娘子眼圈都红了。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