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璇丈夫是周二叔的下属,平时一家人都在京都,过年就回婆家。 今年留下来过年,也是因为周毓璇怀孕了。 4月份就要生产,不方便奔波。 家里有大肚子的孕妇,大人们也不让孩子们到处乱跑,免得撞到了。 陈香燕和梁美琴以及吴茵茵今年看着精气神没有前两年好。 尤其是吴茵茵,气色带着几分苍白。 自从去年她带着小闺女跟着丈夫去随军,把儿子一人留在京都后,她心里就一直惦记着。 随军后更是需要持家,照顾小闺女,思念儿子,l恤丈夫,身l也没养好。 之前她和周聿诚相隔两地,虽然离得远。 可远的香,近的臭啊! 每次丈夫回京都,他们夫妻两人就跟度蜜月似的,带着甜蜜感。 可现在夫妻两人每天生活,矛盾也开始爆发了,需要不断磨合。 周聿诚的工资虽然随着职位涨了,可他们现在多了一个闺女要养,开销也大。 之前她带着孩子住在京都,有公公婆婆搭把手,手头也宽裕。 可现在,事事都要自已操心。 她被现实狠狠的打了几巴掌,才知道以前的日子好。 这次回来,吴茵茵不怎么说话了,看到许清珞的眼神带着几分讨好。 她经过这一次也算是看明白了。 她一个小门小户出生的人,能嫁进周家已经很好了。 她要是再奢望更多也无用,她也没有那个能力为自家儿子争。 现在许清珞不仅有工资,而且还上了好几次报纸,甩了她们二房几个儿媳妇好几条街。 她还不如安安分分的,守好自已的一亩三分地来的好,免得丈夫都和自已离了心。 起码以后,她还能仗着儿子和闺女是周家曾孙的身份,能安稳过后半辈子。 “堂嫂。” 吴茵茵讨好对许清珞笑了笑,许清珞维持着客套的笑容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只要三个堂弟妹不找事,她也乐意给长辈几分面子,维持好家里和睦的假象。 许清珞到沙发处坐下,拉过两个窝在周父怀里撒泼打滚的两个儿子。 给他们整理好头上歪七八扭的帽子和围巾,随意甩在一旁的手套也拿起帮他们戴好。 “瞧瞧你们闹腾的,出汗没有?” 许清珞搓了搓手,确定手是暖和的后,把手伸进俩孩子的衣服里摸了摸他们的背。 “都出汗了。” 许清珞最怕的事情就是两个孩子在大冬天发烧感冒。 两个孩子出生到现在,可还没有生过病。 “妈妈~” 小记小圆双手捧着脸,趴在她的腿上,眉眼弯弯的,脸上带着开怀的笑容。 两人惯会跟许清珞撒娇,许清珞语气软了几分,低声嘱咐了几句让他们不要太闹腾的话。 家里人都在,又有小孩儿又有孕妇的,还是要多多注意才行。 “妈妈,窝们跟哥哥姐姐去打小鸟~” 许清珞知道两个孩子不受约束,周聿衡走过来抱走两个儿子。 “媳妇儿,我看着他们。” 有周聿衡看着两个孩子,自然是放心的。 许清珞伸手拍了拍两个儿子屁股。 “去吧。” “一定要跑慢点,别摔了。” “寄到~” 小记小圆笑容灿烂被自家爹夹在腋下带走,在半空中的双腿踢来踢去。 “舅舅,我也要去!” 魏英东听到他们要去打小鸟,立刻从厨房里跑了出来,手里拿抓着一块刚炸好的肉。 魏英东听到他们要去打小鸟,立刻从厨房里跑了出来,手里拿抓着一块刚炸好的肉。 “你个皮猴子,手上都是油!” 周毓书没好气骂了几句,魏霍震连忙追上自家儿子的脚步,把他拎到后院里把手洗干净。 “快快快,我要去打小鸟。” “急性子。” 魏霍震吐槽了一句,魏英东转头看向自家爹,开始拆台。 “随了你的!” 魏霍震:“。。。。。。” 家里孩子们纷纷跑出去打小鸟,周母和周二婶带着许清珞几人开始准备年夜饭。 “堂嫂,我来吧。” 梁美琴和吴茵茵上前接过许清珞洗菜的活。 两人脸上挂着笑意,搞得跟许清珞像两姐妹似的。 陈香燕看了看自已两个妯娌脸上对许清珞讨好的表情,心里忍不住骂了几句。 这两个表面不一的,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两人在背地里没少羡慕嫉妒许清珞。 可两人到了许清珞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甚至还讨好卖乖,两个狗腿子! 陈香燕心里就算再不服气,可她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触许清珞的霉头。 现在许清珞有两个儿子和丈夫当靠山,大房又得老爷子和老太太重视。 她就算再傻,也不会在这个时侯去招惹许清珞。 她今天是瞧见了。 堂哥和堂嫂对两个儿子当宝贝似的护着,以后难免会被养的歪了。 等以后许清珞两个儿子不堪重任,她两个儿子的机会也就来了。 周母看着许清珞被梁美琴和吴茵茵左右夹击有些无措的模样,连忙开口解围。 “小珞。” “你给小记小圆准备些软乎的吃食。” “其他活有我们呢。” “是啊,小珞。” 周二婶也笑着附和了一句,慈爱看着许清珞,又看了一眼自家三个不安分的儿媳妇。 许清珞笑着点头,到厨房一旁给两个孩子准备了些鸡蛋羹和肉沫碎这类的吃食。 家里热热闹闹的,厨房里,客厅里,前院后院传出着不通的说话声和玩闹声。 “嫂子。” 周毓书从厨房外探出了个脑袋,许清珞听到声音看了过去,周毓书连忙对她招了招手。 许清珞好笑往围裙上擦干净手上的水渍,走了出去。 “小妹,怎么了?” 周毓书把她拉到后院,随后从大衣里掏出一条丝巾,快速围在了她的脖子上。 “这是我去广市演出时,给你买的。” “嫂子皮肤白,紫色衬的很。” 周毓书心里对许清珞这个嫂子是万分喜欢的。 别看她嫂子年纪比她小,可让事却比她成熟多了。 每次买东西都不会落下她或者小东的那一份。 她每次回来过年,她嫂子都是跟自家人似的对待。 不会让她这个嫁出去的小姑子觉得自已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回娘家也不会觉得是外人。 这次她带丈夫和孩子回京都,她嫂子又是帮忙打扫房间。 又是置办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用品,可谓是用心。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