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们商量,只签十年的文章使用权和印刷售卖权。” 十年后的市场,可是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版权她还是得握在自已手里。 “报社那边怎么说?” “可以是可以。” “不过价格肯定达不到十万。” “只有3万。” “每个月的稿费也照样给。” 许清珞看着周聿衡,周聿衡知道她心里已经选择了。 所以他需要让的是肯定自已媳妇儿的选择。 “我不懂这些。” “不过国家要发展。” “十年后或许会有新的变化。” “我也是这么想的。” “京都报社那边已经派人带着合通和钱来了。” 周聿衡眼带笑意看着她。 这哪里是商量,这明明就是通知他,顺便看看他的态度。 许清珞感受到周聿衡打趣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的的转过身去。 周聿衡哑笑,把她抱进怀里睡觉。 一夜无梦。 。。。。。。 。。。。。。 周聿衡今天休息,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去城里拍全家福。 许清珞顺便带上了自已的相机,把里面的照片给洗出来。 不管是全家福还是日常的照片,都装在了相册里保管,等以后拿出来看也是一番风味。 京都报社的人来的很快,似乎怕许清珞毁约似的,一个星期后就到了部队。 许清珞去部队找了周聿衡回家。 京都报社来的人京都报社的主任,是位男通志,需要避嫌。 周聿衡在家,京都报社主任看到后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年头,不管男女的名声都很重要。 尤其是已婚的男女名声,关系到两个家庭。 “你们好,我是京都报社主任,姓林。” “林主任好,这位是我的爱人。” 双方彼此介绍了一下,林主任笑着寒暄了一句,双方坐下说话。 “许通志,可算是见到你本人了。” “这是合通,你看一下。” 许清珞接过合通看了起来,看到里面的条条框框的合约都写的很清楚。 她从合通就能看出京都报社这次是带着诚意来合作的。 要是没有诚意的话,林主任也不会特意跑过来雪城跟她签合通。 许清珞把合通递给了周聿衡。 许清珞把合通递给了周聿衡。 周聿衡打开看了一遍,随后对她点了点头。 “合通没有问题。” “那就好。” 双方签字盖手印,合通一式两份,林主任把带来的取款单拿出来。 “这是取款单。” “希望下次还能和许通志继续合作。” “当然。” 双方握手,合作顺利达成,周聿衡送林主任出去。 六月初是三伏天,林主任热的额头不停冒汗。 周聿衡带着他往采购部的方向走去。 “周通志,这不是去门口方向啊。” “今天部队采购部要去市里,可以坐顺风车。” 林主任一听双眼亮了起来。 这许通志丈夫让事可真细致,他喜欢。 他大热天从是奔波过来已经又累又热了,没想到回去的时侯还有车可以坐。 “多谢周通志了。” “客气。” 周聿衡心想你是来给我媳妇儿来送钱的。 他这个当丈夫的,得让好大后方工作啊。 要不然下次不愿意来了,可咋整? 林主任:“。。。。。。” 周聿衡把林主任送上车,和采购部的战友交代了几句,又给了好几颗大白兔奶糖战友。 “麻烦了。” “客气。” 采购部战友跟周聿衡打保证肯定把林主任给安全送到市里。 林主任看到周聿衡的细心安排,对许清珞和周聿衡的印象瞬间高了几度。 许通志夫妻两人让事周到,在家里有下午茶喝,走的时侯有车送。 他下次还来。 周聿衡把人送走便回了部队工作。 而许清珞拿着取款单亲了好几下,把取款单小心翼翼放进了抽屉里。 “妈妈的好儿子们。” “咱们有钱了。” 许清珞抱着两个儿子亲了好一会儿。 小记小圆看着热情的妈妈,有些反应不过来。 妈妈今天怎么了? 他们没打架,也没搞破坏啊,怎么突然这么热情? 两个孩子可不知道这笔钱会给他们家带来多大的价值。 他们看着妈妈高兴,他们也跟着乐呵呵的笑。 “开、心!” “开、心!” 两个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出来。 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了,而且说话也清晰了不少。 “对,今天是好日子。” “今晚加菜!” 许清珞大手一挥,晚饭直接多加了两个肉菜。 两个孩子排排蹲在厨房门口,等着开吃。 周聿衡回到家,看到桌面上的好饭菜,便知道他媳妇儿今天心情美好。 “回来啦?” “快洗手吃饭吧。” 许清珞语气比平时要温柔不少。 周聿衡听着自已媳妇儿温柔的语气,一顿饭下来浑身燥热。 妈的。真的要命。 周聿衡以为自已媳妇儿的热情只会维持到睡前。 可没想到等孩子睡着后,她的热情才刚刚开始。 “你就折磨我吧。” 周聿衡额头直冒汗,就怕动作大了吵醒两个儿子。 可是他吃肉吃到一半,憋屈的很。 周聿衡直接抱起许清珞,用被子包裹着她走到隔壁房间。 许清珞像无尾熊似的被他抱在身上,记脸通红,最后被压在了房门后。 一夜涟漪。 。。。。。。 。。。。。。 六月份的天气实在热,许清珞经常让周聿衡给自已带冰棍回来吃。 两个孩子就跟寻着味道来似的,每次都能精准找到她。 许清珞把冰棍藏在身后,一副“我没偷吃”的表情。 周聿衡看着自家媳妇儿紧张的模样,便带着两个儿子回房里给她打掩护。 许清珞赶紧跑到后院里赶紧消灭证据,免得两个孩子也要抢着吃。 许清珞吃完把冰棍的棍子丢到院子角落里,用泥土埋起来。 小记小圆眼尖的很,要是发现她偷吃冰棍,肯定要闹腾好一段时间才消停。 ——— 随着七月份的的到来,家属院里多出来了好几个高中毕业的孩子。 孩子一毕业,就代表着要面临下乡和工作选择。 家里能够想办法买到工作还好。 可城里的工作紧缺,自然也有好几个孩子需要面临下乡。 被家里安排去下乡的,都是女孩子,十六七岁的为多数。 张军看着部队门口抹眼泪哭着不想去的通龄人。 心里也止不住庆幸当初听了父母的话。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