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你好,1989(1 / 1)

第141章 你好,1989 傍晚。 杨马村,葛家。 马招娣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已经六点多了,嘴里嘀咕道:「都这个点了,今儿个怎麽还不来?」 她心里有些不安,裹上外套出了屋。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她心里更不踏实,打开院门往远处瞅,依旧看不到丈夫的身影。 她和葛青山是去年秋天结婚的,婚后小两口就搬出来住了,感情很好。 吹来一阵北风,马招娣冻得直缩脖子,又忍不住了脚,但依旧不愿意回屋。 她着脚往远处看,见到一辆自行车奔着家的方向来,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一一终于回来了。 她往前迎了几步,问道:「青山,咋这麽晚才回来?」 「我回来的还算早呢,今个棚里老热闹了,要不是怕你担心,我都想留在那过夜了。」见到媳妇冻得脸颊通红,葛青山有些心疼:「媳妇,你怎麽在这站着?多冷啊,赶紧回屋去。」 夫妻俩推着车进了院,马招娣关好院门,看到丈夫自行车后面驮着大包小包的,忍不住问:「你这是拿的什麽?」 「都是好东西。」葛青山嘿嘿一笑,「今个二表哥也回来了,拉了半车的东西,说是给我们发的新年福利。」 「这算什麽新年呀,发这麽些东西!」在马招娣的印象里,过农历年才算是新年。 葛青山将自行车停稳,一边搬东西一边说:「有四斤牛肉丶四斤猪肉丶一袋米丶一袋面丶一块猪板油,还有两条鱼。这些东西都够咱们吃到过年了。」 「这麽多过年也吃不完。」马招娣砸吧砸吧嘴:「大家都有吗?还是只给亲戚发了?」 「只要长期干活的都有,比我们去的晚的林小虎和村里的民兵都发了,你是没瞧见, 可把他们乐坏了。」葛青山将东西搬进屋,叮嘱道,「媳妇,给我留二斤猪肉和一条鱼, 回头我带去大棚吃。大家在一块搭夥吃饭,隔三差五的都会带东西,我也不好老是白吃。」 「行,你说了算。你去洗洗,我把饭从锅里端出来。」马招娣也是个麻利人,没结婚前也是干惯了活的,不一会功夫就把晚饭准备好了。 葛青山坐在桌旁,撸起袖子:「媳妇,把散酒拿出来,明儿个就是新年,咱俩今天也喝一杯。」 马招娣并没有扫兴,拿出一桶散酒,给他倒了一杯,自己倒了小半杯。 葛青山象徵性地跟媳妇碰碰杯,而后一口乾了。辛辣的酒水下肚,驱散了一路的寒气,舒坦。 葛青山就着菜,吃了几口二合面的馒头,肚子里有了东西,才说道:「媳妇,你在家也是一个人,要不跟我一块去大棚干活吧?那里面也暖和,大姨和堂姐整天都在那,也不怕没伴,说说笑笑热闹看呢。」 马招娣有些心动。堂姐从小就照顾她,自打堂姐嫁到大营村,姐妹俩才见面少了。不过,她又有些犹豫道:「你和爹都在那干活,我再去了会不会不好?」 葛青山嚼了几下,咽下嘴里的馒头:「瞅着吧,我估摸咱爹干不了多久了。」 「为啥?好端端的他为啥不干?」马招娣异道。这又是工钱丶又是奖金丶又是福利的,去哪找这麽好的事?如果不是有这层亲戚关系,哪里轮得到她家? 「前两天大姨去了你家,发现了咱娘怀孕的事。大姨将事情告诉了大舅,把大舅给气坏了,拿着铁锹要揍咱爸,幸好让姨夫给拦住了。」 马招娣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她娘怀孕这事让她在丈夫面前都有些抬不起头国家已经明确了一胎政策,他们家已经有三闺女了,结果她娘又怀上了。这要是被村里知道,她真不敢想。而且,她娘的年纪都这麽大了,万一有个好岁,以后可怎麽办她换了话题:「我爹要是不干了,你还干吗?」 「肯定要干啊!咱家亲戚又不是从你爹那论。二表哥有本事丶又大方,只要他肯收我,我肯定会继续干。」葛青山轻叹了一声。作为女婿,他也不好说老丈人。 但有些事,他看得很清楚:老丈人就算不去李家干活,那也是为了丈母娘肚子里的老四。 说白了,就是在拼儿子,他这个女婿跟着能落什麽好? 「先吃饭吧,这事回头再说。」马招娣终止了这个话题,心里莫名地有些烦躁。 1989年1月1日。 大营村,11号大棚。 赵铁柱起床后,用昨晚暖壶里剩的热水洗了洗脸,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他端着水盆将洗脸水倒在大棚外面,狗窝里的大黄也被惊动了,从狗窝里爬起来,伸了个懒腰。 大黄的一窝崽子都留下了,除了金子去了京城,其他的都在地里看大棚。现在新建的大棚多了,赵铁柱也不回家了。家里也没其他人,就把大黄带到了地里,在大棚里吃,在大棚里住,倒也热闹。 往年,赵铁柱最讨厌过年过节,一到这时候,他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只能看着旁人一家团聚,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今年不一样。 昨个晚上,李哲说要过跨年。一开始赵铁柱还不明白是啥意思,后来李哲简单说了一下,他才明白,就像过年时的守岁一样。 昨天晚上大棚里聚了一群人,李哲搬了两箱汾酒放在大棚里。除了他们这些干活的自己人,村支书和几个不用值夜的民兵也来了。大家吃吃喝喝,有说有笑,聚到凌晨1点才散席。 赵铁柱回到大棚,带着酒劲倒头就睡,这一觉就睡到了现在。不远处的大棚里,李志强也起床了,跟他打了一声招呼,赵铁柱也笑着回应。虽说大棚的条件差点,但可比自己家热闹多了。 今儿个是元旦,但大棚里的活不能停。赵铁柱吃完早饭,就和李志强一起给新建的大棚里的黄瓜秧子搭架。 吃了午饭,又按照李哲的要求,给16丶17号大棚里的蔬菜打药。忙活到下午三点多钟才闲下来。 不远处,李志强向他招手:「柱子,二叔召集大家伙过去哩。」 赵铁柱问道:「哲哥叫咱们啥事?」 李志强笑道:「好事!要发上个月的工资了!」 「嘴,今儿个才一号就发工资啊?」 「今儿个不是阳历新年吗?二叔说让大家伙高兴高兴,工资就提前发了。早上二叔一直在大棚里算工资,咱们赶紧过去吧,一会儿该叫名了。」 3号大棚内。 李哲坐在桌子旁。依旧和上次一样,每次叫一个人进来领工资和奖金。 第1个进来领工资的依旧是老李,他依旧是这个团队的2号核心人物,李哲不在的时候也只有他能镇住场。给老李发奖金就随意很多了,依旧是一箱汾酒。同时他还许诺老李, 只要好好干,年底给他买一箱茅台。 这可把老李激动坏了,之前李哲虽然也说给他买茅台,估计也就是买上一瓶尝个味儿,但现在直接许诺给他买一箱,老李怎麽可能不努力? 放在几个月前,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老李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见到儿子挥手让他出去,老李仿佛想到了什麽,脸色有些难看:「老二,你姨夫今天没有来。你把他的工钱丶奖金给我吧,回头我给他送过去。」 其实,昨个李哲就注意到姨夫没在,当时还有些纳闷。后来从母亲口中听说了小姨怀孕的事儿,他才猛然想起这茬事儿。 上辈子也有这回事儿,只是李哲当时在厂里打螺丝,对这事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等他从厂里回来,老李又出事儿了,也没心思管旁人家的事儿。 这辈子即便知道了,但作为晚辈,他依旧不好多说什麽。 每个人都有执着的一面,都有求而不得的东西。 老李离开后,其他人陆续进来领工资。工人的工资都一样,每天5块钱,但根据每个人的贡献不同,奖金有高有低。 这个月奖金最高的是朱益民和周青禾,朱益民是种植经验丰富的菜农,李哲不在的时候,照顾大棚蔬菜也是以他为主,新一批蔬菜育苗也是由他负责的,有他在,李哲省心不少。 周青禾负责种植平菇,她种出来的平菇不光赚钱了,还无私地将平菇种植技术交给了大家伙,发少了李哲都觉得不好意思。 发完工人的工资,还有梁卫国的工资。他是司机,工资和奖金同样不少。而且,他以前当过兵,有实战经验,关键时刻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上次被小辫两人跟踪,就是他发现的。 最后是民兵的工资,民兵巡逻是村里同意的,他们在村里有一份补贴,在李哲这里同样还能拿一份钱。李哲亲自发到他们手上,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在给谁办事儿。 李哲现在一共建了十几座大棚,光凭自家这点人,晚上守夜都是个问题,跟民兵搞好关系就很重要了。 但再好的关系也需要利益维护,有了共同的利益,拿到了实惠,他们才会把守护大棚当成自己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