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散去。 代销店门口停放了一辆驴车,这车往常都是后门卸货,今儿个少见的停正门前头了。 驴车边立着个四十郎当岁的汉子,大高个儿,四方脸盘顶着灰蓝中山帽,正是张玉珍的丈夫林定远。 「娘俩磨叽啥呢?麻利点,厂子里报到可耽搁不得。「 「来啦,来啦。」张玉珍背着俩包袱从代销店钻出来。 林小虎右肩扛着化肥袋子,左手提着鼓囊囊的黑色人造革提包。 林定远接过包袱撂车上,「还有行李吗?」 「还有暖壶和一篮子鸡蛋,你去拿过来,俺再嘱咐虎子几句。」张玉珍转身又对着儿子说,「虎子,这手提包要拿好了,里面有一百块钱丶三十斤粮票,还有给你主任捎的两瓶西凤。化肥袋里是被褥棉袄,包袱里是换洗衣裳和烙饼咸菜......……」 「娘,你都说了好几遍了。镇上离这也不远,有空会回来看你们。」林小虎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回吧。」 林定远将暖和鸡蛋放上驴车,侧身跨坐车辕,鞭梢子一扬,「走了,回屋吧你。」 「路上慢点。」张玉珍杵在原地,眼瞅着驴车远去。 周玉凤挎着菜篮子打旁边过,「玉珍婶子,这大包小包的是要出门?」 张玉珍收回目光,「不远走,送虎子去镇上的电扇厂。」 周玉凤惊讶道,「诶呀,虎子这是当工人了?那可出息了。」 张玉珍嘴角上扬,露出自豪的神色,俺儿子是工人啦! 林定远经常赶驴车进货,但今天的架势明显不同,一路上有不少相熟的村民询问。 「老林,你爷俩这是去哪啊?」 「送俺家虎子去镇上当工人。」 「娘嘞,那可是金饭碗!咋寻的门路?」 「是托熟人帮忙找的,电扇厂可不好进,费了老大的劲。」 「嘿,你瞅瞅,还是你们两口子有本事,自己开着代销店,女儿嫁到京城,儿子进厂当工人,咱村头一份。改天可得摆一桌。」 「等虎子歇班回来,指定摆两桌,到时候可得来喝盅。」 「那敢情好。」 林定远本是个话不多的人,可今天一路上嘴就没停,瞧着比林小虎还兴奋。 祖宗保佑,俺老林家也出工人了! 驴车出村口,北边岔道过来辆马车,林定远扯嗓子,「柱子,今儿拉啥活?」 「不拉活,跟俺哥去趟镇上。」赵铁柱瞅着驴车上的行李,「张叔,你们爷俩这是去哪?」 「嘿嘿。」林定远嘿嘿一笑,似乎正等着这句话,「送虎子去电扇厂。」 李哲原本是躺在马车上,听到这话,抬头瞅了一眼,恰好对上林小虎的眼神。 这货是要进电扇厂! 前阵子见他在自家大棚外转悠,李哲就觉得不对劲,敢情是憋着这出。 上辈子,林小虎可没去过电扇厂,是自己的原因改变了,有意思。 林小虎一直有个疑问,李哲为啥宁愿种菜,也不去电扇厂? 之前没问,是怕李哲跟他抢进厂名额,现在手续都办好了,李哲后悔也晚了。 他跳下驴车,拿出两根官厅烟,「李哥丶赵哥,抽菸。」 李哲把烟别到耳后,「有事?」 「听说李哥也打听过电扇厂的工作,后来咋不去了?」 李哲反问,「你为啥想进电扇厂工作?」 林小虎毫不迟疑的说,「工厂按月发工资和粮票,管吃管住,不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 「这麽好的工作凭啥轮到你?」 林小虎看出来了,自己不说清楚,李哲也不会回答,「实话说吧,俺是托了快嘴家的关系,连送礼带给钱才搞到的进厂名额。」 「她说没说厂里给多少工钱?」 「她侄女七月份领了六十二块五的工钱。」 李哲笑了,这老娘们忽悠人都不带换词的。 「李哥笑啥?有啥不对吗?」 「虎子,我就问你一句话,冬天你会买电扇吗?」 「大冷天谁会买那……」林小虎突然愣住了,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李哲没再多说,林小虎并不傻,之所以会被忽悠,一是信息落后,二是贪心。 这个年代工人地位高,属于铁饭碗,按月发放工资丶粮票和各种福利,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吸引力太大了。 他当年又何尝不是猪油蒙了心,人只有吃过亏,才会快速成长。 林小虎失魂落魄的回到驴车。 林定远看儿子状态不对,「虎子,咋的啦?李哲说啥了?」 林小虎犹豫了,按李哲话里的意思,工厂福利可能没想像中的好,要是告诉父亲,他不确定会引发啥样的后果。 村里人都知道他要进厂当工人,要这麽灰溜溜的回去,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没啥,闲扯了几句。」 这一路上,林小虎都有些沉默,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他知道自己是被忽悠了,心里对快嘴一家破口大骂。 他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告诉父亲。 直到驴车进了镇上的街道,看着两旁的铺子和叫卖的摊贩,林小虎猛然想通了。 不管工厂待遇如何,他也是生活在镇上的工人,总比窝在村子里强。 以前,万安镇电扇厂很有名,工资福利也是一等一的,他好不容易能进厂,不能因为旁人一句话就放弃。 来都来了,那就进厂试试呗,要是电扇厂的效益好,他就安心当工人;效益不好,以后也不是没有发展机会,要是自己能想办法提高厂子效益,准保能得到领导的看重。 李哲有些小聪明,可面对困难就退缩,自己不能学他,要迎难而上;工厂效益差,自己就帮着工厂提高效益,远比地里刨食当一辈子农民强。 想通这点,林小虎心里踏实了,脸上带着一股兴奋劲。 电扇厂,俺来啦! …… 万安镇农村信用社。 主任办公室。 「李老弟丶赵老弟,快坐。」孙主任把两人请进办公室,上回一起喝过酒,也更熟悉了,「小张,把昨儿市里捎回来的花茶沏上。」 李哲目光打量着办公室,递过去根官厅烟,「还是您这工作舒坦,风不吹雨不淋,按月领工资。」 「嘿,革命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孙立国点着烟,抽了一口,「年底完不成任务也愁。」 李哲接过小张递来的搪瓷缸,茉莉花香直往鼻子里钻,「好茶。」 「这是市供销社特供的茉莉花茶,俺也不常喝。」 李哲把搪瓷缸往桌上一墩,「孙哥,我申请提额的事批了吗?」 孙主任转身打开文件柜,拎出个牛皮纸袋,「批了,六千块现款都备齐了,连前头那笔拢共一万二。」 李哲蹭地站起来,俩手攥住孙主任右手,「孙哥,太感谢您了,帮了我大忙。」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扩建大棚,种植新品种蔬菜。 孙立国左手拍拍李哲手背,「老弟,我也得谢谢你,帮我招来一个客户。」 李哲有点纳闷,「这是啥意思?」 「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叫朱益民的菜农?」 「他也要贷款建蔬菜大棚?」李哲猜到朱益民会效仿,只是没曾想这麽快。 「可不咋的,见你盖了蔬菜大棚,他也眼热,申请了六千元的贷款。这人老有意思了……」孙主任开玩笑似得说了两人相遇的经过。 信用社有贷款任务,孙主任希望朱益民贷款,但他也知道,对李哲来说未必是好事,「老弟,说起来朱益民办贷款,也是间接帮了你。」 「怎麽说?」 「昨天我去县里开会,专门向县社领导申请提额,可蔬菜大棚是个新项目,领导担心项目风险大,在这件事上还有些犹豫。 直到我说了朱益民的事,领导一听菜农要学你建大棚,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才松了口。」 李哲心里明镜似的,信用社这是拿他当样板,只要蔬菜大棚赚钱了,会有更多人贷款建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