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棚膜(1 / 1)

「轰隆……」 一声闷雷响破夜空。 屋内闷热,李哲本就睡得不踏实,猛的睁开眼,缓了几秒,脑子才彻底清醒。 坏了,黄瓜苗在院子里。 「啪嗒……」李哲拉下灯绳,跳下土炕,拽开堂屋木门栓,走出院子。 屋外阴云密布,天气阴沉,潮乎乎的风卷着土腥味。 眼瞅着要下雨了,李哲不敢耽搁,拿起一块靠在墙边的木板,跑到了黄瓜苗旁边,将一盆盆黄瓜苗放到木板上,搬进屋里。 木板面积一平米左右,一次能装近百盆黄瓜苗,跑个十来趟就能搬完。 李父听到动静,也走出堂屋,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早该下了。」 他也抄起一块木板,帮着李哲搬运黄瓜苗。 父子两人一起干,速度明显加快了。 「大半夜的作啥妖呢?」王秀英趿拉着布鞋出来,看着摆在堂屋的黄瓜苗,「都摆这堂屋还能下脚?往西屋匀两摞。」 李哲搬运了六七趟,黄瓜苗都挪进了屋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天空已经淅沥沥的落下雨滴。 「哗……」 雨水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滴犹如瓢泼一般。 李哲坐在屋内却没有多少安全感,瞅了瞅房顶,又望了望地面。 这栋土坯房太旧了,地下还遗留着地道,李哲很担心它会提前倒塌。 「爹,咱家房基底下是不是还留着地道?」 「有,往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道,前些年都已经填了。咋想起问这个了?」 如果地道没填,还有补救措施。 现在地道已经填埋,说明回填泥土没有夯实,雨水冲刷后造成塌陷;如果补救,需要将地道重新挖开夯实回填泥土,不说工程量有多大,挖掘过程就可能会造成塌陷。 父母也不可能同意他这麽做。 「爹,咱家的房子太旧了,一下雨就掉墙皮,房子下面遗留着地道,我真怕一场大雨把房子冲塌了。」 「呸呸呸,瞎说什麽呢。」老李脸色一变,房子的毛病他能不清楚,奈何家里没钱盖新房,他也没辙。 「爹,你要不困就来西屋,咱俩合计合计建大棚的事。黄瓜苗已经栽上了,还是放在大棚里踏实。」父亲这几天的表现,李哲看在眼里,心里也清楚,他只是不反对,并不代表就支持自己建大棚。 建大棚是个大工程,李哲一个人很难完成,他需要获得父亲的支持。 老李皱皱眉,略一迟疑,还是跟着儿子走进西屋。 父子俩坐在炕沿上,李哲说道,「黄瓜苗已经栽种了,二十天左右就要移栽,我准备着手建大棚了。」 老李往东屋瞅了一眼,低声问,「你想咋弄?」 「明个儿我去买建造大棚的材料。要是下午回来得早,咱爷俩去地里看看,确定建大棚的位置。」 「才刚进九月份,地里的玉米还没熟透,现在就施工,那地里的庄稼咋办?」 「提早收割。」 老李皱眉道,「现在割了玉米肯定会减产。」 「损失多少,我补贴上。」 「我跟你娘合计合计。不早了,睡吧。」老李打了个哈欠,起身离开了。 李哲也没指望他能利利索索的答应自己,那也不是他的作风。 虽说几十年不见父亲,有些事已经记不清了,但哥哥的性格和父亲相似,他和哥哥相处了几十年,对哥哥的性格再了解不过。 他哥属于那种犹豫犹豫的性子,没有主见,很少拿主意,要麽被人推着走,要麽被事推着动。 只要他没有明确反对,就问题不大。 这也是为什麽李哲要先买建材,后选地址,钱花了,没有退路,老李就只能跟着他干。 …… 清晨,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趁着天气凉爽,李哲没吃早饭就出门,去了后面的赵家。 「柱子。」 看着院门半开着,李哲推门进了院子,大黄趴在墙边,瞅了一眼,又低下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李哲瞧它肚子更大,应该快下崽了。 「哥,进来坐。」赵铁柱站在门口招呼了一声,「吃早饭没,坐下一块吃点。」 方桌东侧摆着一个黄色篦子,里面装着四个两盒面的馒头,旁边还有一碟咸菜丝和腌辣椒。 这饭菜虽然简单,却比李家要强不少。 李哲也不跟他客气,坐在桌子旁,拿起两盒面的馒头,就着咸菜吃起来。 咸菜是用醋拌过,吃起来十分爽口。 李哲吃了两个馒头,又喝了一碗热水溜溜缝,「上次托你打听塑料薄膜有消息了吗?」 「廊方市里有个国营厂,咱镇上还有个镇办厂。听说早先是一家厂,后来闹分家。市里那个体面些,货全价高。镇上这个估摸小,胜在便宜。」 「我想去这两家塑料厂看看,你今儿个有空吗?跟我跑一趟。」 「有空,趁着凉快,咱现在就走。」赵铁柱起身,去院子里套马车。 两人坐着马车赶往万安镇,上午的天气不算太热,吹着微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万安塑料厂位于万安镇北侧,位置有些偏,如果不是赵铁柱带路,很难找到这里。 塑料厂东侧是一排白色围墙,中间挂着『大干四化』的横幅,门左侧挂着塑料厂牌子,右侧挂着工会委员会的招牌。 塑料厂的大门开着,门卫室外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吁……」赵铁柱驾着马车停在门口,将马鞭扔到车上,笑着说,「刘大爷,您老忙着呢。」 刘大爷抬头,阳光有些刺眼,眯起眼睛,「是你小子呀,又来厂里拉活?」 「这是俺哥,要买塑料薄膜,我就把他介绍到咱厂里来了。」 「那敢情好,俺带你们进去。」刘大爷站起身,瞅了李哲一眼,领着两人进了塑料厂。 三人绕过中间的小花坛,往右手边走了不远,刘大爷喊道,「小马,出来一下。」 右手边第二间办公室走出一个穿工装的青年,瞅了瞅李哲两人,又对着刘大爷问,「大爷,啥事呀?」 「这两位同志要买塑料薄膜,你接待一下。」刘大爷说完,又望向赵铁柱,「业务上的事你们跟他谈,马车俺看着。」 「谢谢刘大爷。」 老头挥挥手,牵着马车走了。 穿着工装的男子招呼道,「两位同志,我姓马,是咱们塑料厂的销售员。你们需要什麽产品跟俺说。」 李哲说道,「我们是来采购农用塑料薄膜的,需要保温性好,透光,结实耐用,厚度在0.12到0.15毫米之间。」 姓马的销售员说道,「我带你们去样品室,那里有我们厂生产的所有产品,想要什麽自己挑。」 样品室是位于销售科不远的一个小仓库,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塑料产品,以脸盆丶塑料桶丶塑料杯等日用品居多,还有一些常见的塑料管丶塑料布丶塑料膜具。 姓马的销售员指着样品室的西墙角,「我们厂一共有两款塑料薄膜,就在那边摆着,价格都是四块钱一平米。」 李哲走近一瞧,有一款塑料薄膜是黑色的,透光率太低,不适合做棚膜,但可以做地膜。 还有一款是透明薄膜,摸起来有些粗糙,用手指敲击发出的声音有些沉闷。 李哲拿起透明塑料薄膜,对着光亮的地方照射,看到其中夹杂着不少的气泡,他放下了塑料薄膜,问道,「咱厂还能生产其他类型的塑料薄膜吗?」 姓马的销售员摇头,「暂时没有这种计划。」 「行,那你先忙,我们合计合计。」李哲给赵铁柱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出了样品室。 赵铁柱小声问,「哲哥,这个料子行不?」 李哲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那款塑料薄膜表面不光滑丶厚度不均匀丶其中还有杂质,会影响薄膜透光度和强度。 透光度差会限制蔬菜光合作用,影响蔬菜生长。同时也会导致温度低,影响大棚的保温。」 其他的建材可以将就,比如说没有专门育苗器,李哲可以用报纸制作,这并不影响。 但棚膜不行,必须严格把关,透光性丶保温性丶耐用性缺一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